學究也學習研究,發現很好掌握,通俗易懂。
要知道好多學究對算學都是一竅不通。
算學熱潮在府學持續,以至於後來發酵到校外,這一點誰都沒有想到。
孟青雲深知,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個時代,尤其深刻。
書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寶貝疙瘩,就和土地一樣,會世代傳下去的東西。
尤其祖宗去世,能在棺木中枕本書,就是最大的功德。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祖祖輩輩都揣著這個夢想,激勵孩子們努力讀書。
書中什麼都有。
但,書實在是太貴。
富家也會斟酌,窮家會顫抖的價格。
而府學就給學子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圖書閣藏書數萬,各類經典都有,都是雕版印刷,學生可以免費借閱。
孟青雲是借閱圖書最勤的學生,沒事就閱讀各類書籍。
他太需要讀書了。
他需要大量讀書,來了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了解它的過去,了解它將來的走勢,關鍵是有一天他背誦一首詩,作者得是孟青雲。
時間飛快,轉眼九月下旬,族長來信,三味書屋竣工,好多事情需要孟青雲敲定。
孟青雲立刻請假回家,僱傭了幾輛馬車,車上裝的都是印好的書。
他讓輪休的孟寒雲先押送書籍回去,自己則去縣城見杜茂才。
杜茂才就是他理想的老師。
杜茂才聽孟青雲要高薪聘用他去私塾教書,躊躇良久,答應下來。
在城裡生活處處都得銀子,家裡本就不富裕,幫孟青雲補習,日子才有起色。
幾個兒子也已長大,讀書、趕考、娶妻都要銀子開道,有錢賺自然是好事。
剛剛和老婆說明情況,杜夫人難得大方,她特別通情達理,說青雲,帶著你師傅去吧,他是你最需要的人!
這話讓孟青雲都摸不著頭腦。
等弄清楚,他和杜先生都到了光明村。
教育是大事。
所有儀式舉行完,就該開學了。
孟青雲說出自己的想法。
七歲的孩子都要上學,不論男女,只有孟氏年輕人的文化和思想水準提高,孟氏才會真正發達。
莊稼人女孩子就沒有讀書的,孟青雲這麼一說,倒引起熱議。
都說女孩子就應該學女紅廚藝,將來嫁個人就對了,何必去讀書。
但孟青雲堅持,也沒有說什麼大道理,只說了家裡有七歲到十歲之間的女孩,如果不讓讀書,他印刷的課本,男孩需要掏錢買。
還有啥好說的,又不掏錢,都去上學唄。
孟青雲將學校分為三個班。
七到九歲為小班,十到十二歲為中班,十二歲以上為大班。
當然,按受教育程度,那些一天書都沒有讀過的孩子,雖然十二歲了,也只能去小班當孩子王。
各班的教材不一樣,小班啟蒙教育,課本就以、、等為教材。
中班開始接觸四書五經。
大班就是個童試強化班,由杜茂才授課。
中班和小班由馬先生和兩外一個先生授課。
先只能這樣。
從下一輪開始,孟青雲就將七歲孩子放在一年級,然後一直讀到六年級,然後直接升到童試班。
課程也不再單單是四書五經這些,數學音體美等都要涉獵。
他要讓三味書屋出來的孟氏子弟,儘量成為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
孟青雲買了一批課本,然後推掉校長的職務。
這事確實高大上,但若成為面子工程的話,根本沒意思,故而三味書屋的校長是族長孟學義。
不過,孟青雲表示,三味書屋老師的聘請必須由他說了算,老師的薪水由族中公有資金支出。
啥也自己出,就會有依賴性。
杜茂才見三味書屋辦的有聲有色,要求自己兒子也來這兒讀書。
第100章 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