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雖然陶謙並沒有直接答應李易的副院長邀請,但李易卻是知道,這件事已經成了。
陶謙不是孔融,不是榆木腦袋,他是官員多過學者,會自動從實用與可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李易的書院如果列一個校訓的話,「務實」二字絕對是排在前列的,陶謙基本不可能牴觸。
至於陶謙成為副院,為將來帶來的影響,李易覺得,基本是百益無一害。
陶謙在徐州任上表現的不好,不是陶謙無能,而是徐州的攤子再加上亂世的背景,妥妥的地獄難度副本,陶謙玩不轉很正常。
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就傳統官員的素質來考量,陶謙還是很合格的。
至於李易給陶謙安排的副院長,主要是讓他負責行政事務,相當於教務處主任,親自給那些預備役官員講為官之道的機會並不多,所以,陶謙個人對書院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可能與李易爭奪個人崇拜。
但是,對於外界,陶謙的挺想就大了。
李易會不遺餘力的宣傳陶謙,讓他成為書院的導師,成為新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讓他享受一大堆有名無實的榮耀,讓世人看看陶謙在主動交出徐州之後到底得到了怎樣的優待。
甚至李易都決定,如果他提前稱帝的話,直接給陶謙封侯也不是不可以。
這種投資對李易來說只是小意思,但回報卻有可能極為豐厚,比如今後的益州,還有長安的李傕郭汜,有了陶謙的事情做榜樣,他們很可能會在死戰面前選擇不戰而降,然後省下的人力物力,絕對是一比非常大的財富。
有了陶謙主動的配合,李易又是儘量給足陶謙兩面,徐州的交接過程非常的順利,只是兩天時間,徐州的主要事務便交接完畢,然後陶謙就提出了辭行,李易再三挽留之後,陶謙去意已決,於是李易攜眾文武官員,親自送出十里,並派出一支千人的隊伍「護送」陶謙及其家眷前往南陽,讓陶謙開啟仕途上的另一段旅程。
陶謙離開後,徐州的氣氛立即大變,原本的沉悶暮氣消散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朝氣蓬勃,李易麾下眾多將領請戰青州,但李易卻是下令大軍暫時駐紮郯縣,讓各部兵馬熟悉,方便今後協同作戰。
李易沒有選擇立刻北上青州,一個方面是為了讓兵馬調整,另外是他的地盤擴展的太快了,李易不想出現後路不穩的情況,所以,在明顯占據優勢的情況,他願意稍稍多花一些時間來穩定地方,而不是輕敵冒進,將大好形勢拱手讓人。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臧霸,臧霸的態度有些叫人來氣,臧霸已經明確表態願意投靠李易,甚至也聽李易調遣去青州騷擾袁譚,只是臧霸卻不夠痛快,他一直想要和李易談條件,想要繼續掌握麾下兵馬,找藉口不接受李易的改編,因此李易與他的接觸雖然順利,卻一直沒能達成最終協議。
對此,李易的態度非常堅決,官位,爵位,都好說,但有一點絕對沒有緩和餘地,那就是他的治下不允許成建制的私兵存在。
之前李易還和臧霸莫急,但現在陶謙都降了,臧霸要是死守著那點家當不鬆手,李易完全不介意直接滅了他。
要知道張遼這幫人可是磨刀霍霍幾個月了,正等著找人下刀呢。
就在李易坐鎮徐州,俾睨四方,順便等待臧霸最後態度的時候,冀州,鄴城,袁紹的府邸內氣氛卻是異常沉悶。
這次議事,袁紹麾下文武重臣,除了高幹與郭圖之外,基本到齊。
其中高幹是在并州,而郭圖,卻是因為出了點事情,被袁紹暫時趕出了鄴城。
除去這些的部下,在場還有一個稍稍有些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在豫州大敗而歸的曹操……
今天袁紹召集這麼多人,動靜雖然挺大的,但商討的還是之前的話題,青州到底應該怎麼辦,是固守,還是捨棄。
只是議事的結果也與前些時日差不多,眾人看法不一,讓袁紹左右為難,無法做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