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才是歷史上的那個諸葛亮,才會蛻變成「智甚於妖」的一代名相。
因為此次作戰時間緊迫的關係,敖烈沒有浪費時間,在到達遼東的第二天,敖烈就率領所部,聯合鄧芝率領的遼東郡兵,合計一萬五千人,對高句麗發起了猛攻。從與遼東接壤的城鎮開始,一路勢如破竹的向著高句麗王國的都城——丸都進發。
一日之內,敖烈大軍連克三城。其所部將士因神跡出現的原因,士氣高漲,戰鬥起來極為勇猛,且悍不畏死,簡直和傳說中的天兵天將沒有區別。在打破城池之後,敖烈採用了鄧芝攻心為上的策略,對城內的異族子民進行了安撫,告訴他們,自己是大漢幽并大都督、驃騎大將軍、冠軍侯,是秉承大漢天子的旨意,來高句麗給這裡的子民帶來更好生活的,同時,敖烈還不吝耽誤一些進軍的時間,親自視察了城中的糧田和耕具,指出高句麗人落後的耕種方式和已經被時代淘汰的耕具,是不可能讓土地收穫到豐收的,並讓軍士們拿著先進的耕具,給高句麗人民做示範,讓他們知道如何才能最有效率的對土地進行開墾。
敖烈的和善以及先進耕具和耕種方法,讓大量的高句麗人走出家門,圍在漢軍身邊問個不停,恐懼,逐漸從他們的臉上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對豐收的渴望。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子民,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土地里,能收穫到更多的糧食,對於這些最最普通的勞動人民來說,誰能帶給他們豐收,誰能讓他們一家老小過上溫飽的日子,誰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在敖烈的努力之下,高句麗人對漢軍的仇視,消弭於無形。在已經占據的三座城中,敖烈每個城只留下一百名漢軍,他們的任務不是守城,而是把更多的農事上的知識傳授給普通的高句麗人民。
第二天,敖烈繼續率軍前進,再次上演一日之內攻克三城的大勝。不過,這一日的戰鬥與昨日不同,高句麗的抵抗已經不再那麼強烈,甚至,還有一個城的子民,殺掉了殘暴不仁的將領,自發的開城投降。原因無他,昨日敖烈的義舉,已經獲得了高句麗子民的認可,他們不再認為敖烈是前來掠奪他們國家的入侵者,而是認為,敖烈是來指引他們的引路人,將會帶領他們過生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有的時候,底層民眾的心,就是如此單純。即便你是國王,但你如果不能給我安定的生活,我也不會認可你國王的地位;即便你是外族人,但你如果能讓我的生活向好的方向發展,那麼我就會對你敞開心扉,認為你是我的朋友。
第三天,敖烈依舊保持著連克三城的勢頭,這一日,有兩個城的子民,在其守城將領的帶領下,主動打開城門,奉上酒食,迎接敖烈大軍入城。
丸都,王宮之內。東川王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戰報,臉上既震驚,又憤怒。他不明白敖烈對自己的部將子民們施了什麼魔法,竟然讓他們主動對敖烈投降。不過,東川王心中清楚,最多再有兩天,敖烈大軍就會殺到丸都城外,屆時,擺在自己這個高句麗王面前的,除了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條。
貪念,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尤其是像東川王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心中的貪念就更加強烈,他絕不能容忍自己安逸的生活被破壞,自己的王權被肆意踐踏!於是,東川王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來人,傳令讓丸都南方所有城市的軍隊,放棄抵抗,丟掉那些賤民,即刻匯集到丸都來,本王要在丸都和漢軍決一死戰!」
東川王的想法是瘋狂的。在丸都南方,還有七座沒被敖烈大軍占領的城池,每座城池中,都有著一千到三千不等的軍馬,再加上丸都城中的兩萬多駐軍,東川王準備集合起四萬大軍來,和敖烈所部的漢軍,來一次破釜沉舟的正面對決!他就不相信,自己集合起來的四萬大軍,憑藉著丸都城的堅固,還不能打退敖烈的一萬五千漢軍嗎?
於是,在東川王的命令之下,南部七城的軍馬,奉命調動了起來,他們不得不丟下自己的父母妻兒,在一片悲泣的哭聲中,拿著武器,踏出了家鄉的城池,向著丸都城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