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的鮮卑人害怕了,退縮了,一些人開始丟掉武器,向眼前的龍驤軍請降。畢竟,在怎麼勇敢的人,面對死亡的威脅,都會情不自禁的生出畏懼,那是人類的本能。
最後,除去一萬多誓死不降的頑固鮮卑人,被龍驤軍無情的斬殺之外,其餘的三萬多鮮卑騎兵,紛紛丟下武器,跳下戰馬,跪在地上接受敖烈的審判。對於這些鮮卑人的審判,敖烈的做法和對待東部鮮卑如出一轍,從中選出兩萬精壯,由虎賁軍負責看押著,送回燕京去接受賈詡他們的改造,其餘的一萬多接近兩萬鮮卑戰士,收繳掉所有的武器衣甲,然後每人發給一份口糧,讓他們回到故鄉去,宣傳敖烈的仁慈和大度。
敖烈相信,失去了五萬騎兵主力的中部鮮卑,是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再敢作亂的,要不是因為手頭兵力不足,敖烈就會像對待東部鮮卑那樣,派趙雲率兩萬軍直接去進行討伐了。可是眼下卻不得不暫時放過中部鮮卑剩餘的首領們了,一來,中部鮮卑是個部落聯盟,沒有東部鮮卑那麼強的凝聚力,經此一戰之後,絕對不會再敢侵犯大漢邊疆;二來,還有西部鮮卑的步度根所部,盤踞在并州西北,等著敖烈去討伐呢,敖烈不想把時間都浪費在已經沒有威脅的中部鮮卑身上。
安排好了俘虜和戰利品之後,敖烈留下徐庶和龐德率一萬軍鎮守幽并交界,然後督軍西向,準備對三部鮮卑的最後一部——西部鮮卑發起攻勢。
在當初決意抵抗鮮卑的時候,敖烈是命令崔琰和高順共同抵抗步度根所部的。後來在李儒部下的暗影成員作用下,西部鮮卑內部謠言四起,攪得步度根心亂如麻,不得不暫時停止了對大漢的掠奪,轉而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平定內訌之中,時至今日,步度根依舊沒能完全解決內訌的問題,由此可見,步度根實在不是個英明的君主,處理危機的能力,有限的很。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步度根是個明主的話,暗影成員散布的謠言恐怕也根本就不會起到這麼大的作用了。
一路率軍疾行,經過五天的跋涉之後,敖烈來到了并州西北部最靠近北疆大草原的固陽。崔琰和高順的大營,就設在固陽城中。把敖烈一行人接入城中之後,崔琰向敖烈講述了這一個多月以來發生的大事件。
起初,高順帶著駐守在并州西北部的兩萬郡兵,和步度根部下發生了幾次規模不算太大的戰鬥,雙方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說,還是高順贏的時候多一些,對步度根所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後來,隨著暗影成員散布的謠言四起,步度根再也無心南侵,這就給高順創造出了一些戰機,高順趁著西部鮮卑人心浮動的時機,先後兩次率兵出擊,一次是夜襲步度根手下囤積糧草的軍營,將鮮卑人的糧草燒毀了三分之一,又搶回來三分之一;第二次,則是設計在固陽城外二十里的一個小山谷中,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一戰斬殺了六千多的鮮卑人。
在崔琰的匯報中,敖烈聽出了他對高順毫不掩飾的欣賞之意。原本,在敖烈的印象中,高順只是一個練兵的好手,他還想著以後找個機會,把高順調到燕京,負責對四支精銳部隊進行更深層次的訓練,但是通過崔琰的話,敖烈忽然認識到了一個問題,自己有些小看高順了,他可沒想到,在歷史上靠練兵出名的高順,行軍打仗也有著不亞於練兵的手段。看來,後世記載的那些史料,不可盡信啊,在這個群雄並起、戰亂紛飛的年代,被埋沒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高順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有感於高順的表現,敖烈決定以後在征納官吏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考察前來應徵人員的綜合素質,說不定哪一天,就會被敖烈發現一個類似高順這樣,被史書忽略掉的大才呢。史書中對這些人的記載,完全就是有失偏頗嘛。
聽完了崔琰的匯報之後,敖烈讓崔琰把高順的功績寫成文書,在全軍將士中瀏覽。對於有功之臣,敖烈是不吝賞賜和褒獎的。
做完了對高順的獎勵之後,敖烈才把話題引到了中部鮮卑身上,轉頭看向諸葛亮:「孔明,對於中部鮮卑,你有什麼想法?」無論是在什麼時候,敖烈總是習慣行的徵詢一下部下的意見,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而敖烈第一個要詢問的人,一定就會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