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人頭?」
劉辯對於司馬懿這個狼顧之徒叛魏降漢並不意外,這個晉王朝的奠基者一直野心勃勃,自然不會為即將灰飛煙滅的曹魏政權陪葬。但性格謹慎,以自保著稱的賈詡死在司馬懿的手下卻讓劉辯頗出意料之外。
若是擱在剛剛立足東吳的那些年,劉辯自然會對賈詡這個在歷史上讓曹操吃盡了苦頭的鬼才青眼有加,依為肱骨。
但現在大勢已定,盤踞各方的諸侯已經被劉辯麾下的精兵猛將一一翦滅,而且漢帝國擁有張良、陳平、孫臏、諸葛亮、劉伯溫等全史最頂尖的謀士天團,再加上賈詡是當年「封王亂國」的始作俑者,劉辯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的憐憫,就算賈詡囫圇的站在眼前,劉辯也會毫不猶豫的砍下他的頭顱,以謝天下。
但既然司馬懿自稱有妙計獻上,劉辯倒是樂意聽聽這個陰謀家有何詭計,如果這廝想活下去自然會絞盡腦汁的坑一下曹魏兵團,爭取將功贖罪,劉辯自然樂享其成。
「賈詡當年追隨董卓造反作亂,獻上封王之策,以至大漢山河破裂,諸侯四起,戰爭連年,生靈塗炭,其罪十惡不赦。司馬懿能夠幡然悔悟,將其斬殺,也算是功勞一樁,朕便赦免你為曹魏效力與朝廷作對之罪,你自稱有妙計獻上,不知計從何來?」劉辯按捺住性子,換上和顏悅色的笑容麻痹司馬懿。
司馬懿稽頓拜,以頭撞地,一副虔誠認罪的模樣:「回陛下的話,罪臣之所以為曹魏效力實非本意,乃是為形勢所迫,請陛下明察!」
見司馬懿竟然矢口狡辯,劉辯的眼神中掠過一絲厭惡之色,面容微變道:「哦……據朕所知,在范離出仕之前,你司馬懿可是與范增、郭嘉、賈詡並稱曹魏四大謀主,被曹操依為肱骨,引為心腹。你竟然厚著臉皮說自己是被形勢所迫?」
司馬懿磕頭如搗蒜,嘴裡爭辯道:「陛下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我河內司馬氏深受皇恩,恨不能為大漢庶竭駑鈍,豈敢謀反作亂?概因當初盤踞在太行山的宋江等人將我擄入匪穴,為求活命,只能落草為寇,再後來曹操鯨吞河北,太行山變成曹魏領土,懿才不得已而事……賊!」
司馬懿最後把「賊」字說得格外響亮,一副對曹魏恨之入骨的模樣,不停地以頭撞地,懇求天子原諒。
劉辯耐著性子道:「好了,司馬懿,朕既然說了赦免你的謀反之罪,咱們就不必再討論這個話題,你起來吧!把你的妙計道來聽聽,若是有助於朝廷的統一大業,朕自然不吝封賞!」
司馬懿這連聲謝恩並從地上爬起來,伸手示意道:「大街上人多耳雜,罪臣斗膽請陛下到僻靜之處說話。」
劉辯極目四顧,現雒陽縣衙就坐落在前方不遠處,此刻正四門大開,無人把守,當即策馬揚鞭招呼一聲:「隨朕來吧!」
當下劉辯策馬在前,文鴦帶了數百漢兵緊隨其後,押解著司馬懿跟隨劉辯來到縣衙門前。劉辯翻身下馬當先入內,文鴦則與十餘名親兵簇擁著司馬懿跟了進去。
來到縣衙院子裡,劉辯負手而立,用凜然不可侵犯的目光注視司馬懿:「司馬懿啊,這下可以把你的妙計說來聽聽了吧?」
司馬懿畢恭畢敬的施禮道:「回陛下的話,雖然曹賊已死,但河內尚有曹仁率領的近二十萬魏軍,以及韓信率領的唐軍以及徹里吉率領的羌兵,要想殲滅這股人馬,怕是將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劉辯微微頷,沉吟道:「曹仁善守,韓信善攻,楊素擅水戰,此乃唐魏聯軍三大統帥。再輔以范蠡、范增、趙普三大謀士,賈復、巨毋霸等驍將,要想一舉殲滅,難度的確不小,不知司馬仲達有何妙計?」
司馬懿拱手道:「曹操的死訊尚未散開,陛下可以把曹操的屍體運到黃河以北我軍大營,放出風聲說曹操父子被俘,佯裝要與曹仁談判,逼迫魏國投降。曹仁、賈復等人知道了消息定然會前來劫營,到時候設下埋伏,定然能夠重創魏軍。」
「嗯……此計不錯!」劉辯撫須稱讚,「此計與韓信利用朕被困在大海之上,在膠東斷舌山故布疑陣,散布朕被圍的消息引誘秦瓊入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此乃陽謀,即便曹仁心中生疑,也絕不能置曹操父子於不顧,勢必會派遣一支精兵劫營救人,屆時我軍便可以痛擊魏軍!」
司馬懿陪笑道:「呵呵……陛下分
一千六百二十五 無解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