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縣失守了!」
在公孫瓚聚集一眾麾下的議事廳內,公孫瓚面色平靜的看向麾下,毫無絲毫感情波動的平淡說道。那語氣,好似丟失的不過是一座跟他沒有關係的城池,而不是他曾經擔任涿郡太守時,對他有著重要意義的治所涿縣。
看著公孫瓚平靜的臉龐,低下的文武們也不知公孫瓚是真的平靜,還是將怒火隱藏在那斬殺無數敵人的昂然身軀內。所以,也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公孫瓚嘴角閃過一抹自嘲之色,他也早就預料到自己的麾下會有如此反應。想想袁紹麾下,能人無數,謀士、猛將,無一是公孫瓚能夠企及的。如今面對一座有著重大意義城池的失守,竟然沒有人站出來說出一個好的計策,公孫瓚感覺自己這個幽州刺史當的有些太失敗了。
「罷了,涿縣既然失守了,遒縣也沒有繼續守下去的必要了。傳令下去,三軍整頓一番,今夜從遒縣撤出。」
跟涿縣相比,遒縣實在沒有防守的優勢。當初之所以退守遒縣,也只是想要等待袁常那邊的消息,誰知道袁常按兵不動,公孫瓚還想與袁紹爭鋒一場,卻是後方重要的城池被對方給拿下。等到張郃率領那一萬大軍從涿縣攻來,公孫瓚便會落入被兩面夾擊的境地,雖然張郃只有一萬兵馬,可是,挾著攻下涿縣後的勝利的氣勢,這一萬兵馬絕對堪比三五萬兵馬。故此,公孫瓚很明智的選擇撤退。
「屬下等領命!」
面對公孫瓚的命令,沒有人有絲毫的異議,即便有異議也沒有用。如今,他們難道能夠提出比撤退更有建設性的提議嗎?顯然沒有,因此,遵從公孫瓚的命令,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是夜,公孫瓚除了留下少數老弱駐守城池之外,率著大軍徹夜從遒縣神不知、鬼不覺的撤退。
次日。待袁紹準備攻城之時,卻是赫然發現,遒縣內早已是人去樓空,公孫瓚和十五萬大軍的身影消失不見。對此。袁紹免不了一陣惱怒,對於張郃拿下涿縣的喜悅,也淡了不少。正是因為張郃拿下涿縣的消息,讓袁紹麾下的謀士有些失神,沒有過多的考慮公孫瓚的反應。才讓公孫瓚如此輕易撤退。否則,此番定要讓公孫瓚的兵馬留下幾萬屍體。
而在張郃拿下涿縣,公孫瓚從遒縣撤退之時,袁常依然還在通縣進行整頓改革。絲毫沒有急著讓大軍繼續前進,攻城很簡單,而攻下城池之後的建設,就難了許多。對於日後要成為自己地盤的領地,袁常不會有絲毫的鬆懈。
等到將通縣整頓的差不多之時,袁常這才下令大軍繼續前進。而這時候,距離張郃拿下涿縣。也已經過了十天了。
卻說公孫瓚當時從遒縣撤退之後,袁紹並沒有追擊,而是休整了多日,這才繼續前進。不過,這一次袁紹的兵馬前進的速度有些慢,似乎是在特意等待袁常大軍的行動。而公孫瓚撤出涿郡之後,在涿郡與燕國的交界處一座名為良鄉城的城池留下了三萬大軍,此城雖然比不上涿縣那般堅固,卻也屬於中上水準,有著這三萬兵力。袁紹這十五萬大軍想要短時間內拿下良鄉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公孫瓚此次留下的良鄉城守將乃是他的義子公孫冉,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公孫冉。絕不是個容易啃下的硬骨頭。良鄉城是攔截袁紹前進路線的一個障礙,袁常那邊,公孫瓚同樣也有準備。那也是在袁常必經的路線,燕國境內一座名為安次城的城池,跟良鄉城一樣堅固,也是留下三萬兵馬駐守。城內的守將。亦是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的老將。至於公孫瓚自己,率軍撤回薊縣之後,便再次召集各郡兵馬,將兵力擴充到二十五萬。公孫瓚所在的薊縣,與良鄉城和安次城形成犄角之勢,一旦兩座城池出現危情,薊縣的公孫瓚都能及時派兵支援。即便袁紹和袁常二人繞過這兩座城池直接攻打薊縣,那良鄉城和安次城的兵馬便能從後方與薊縣的公孫瓚將袁紹和袁常二人包圍。一切,看起來似乎是那麼的完美無缺,不過,實際上,會如公孫瓚所想的那般如意?
幽州境內的戰事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徐州境內的戰事也是不遑多讓。
先說曹仁、夏侯淵這一路,領著五萬兵馬從合鄉、昌慮這一路攻向徐州的治所下邳。因為曹仁和夏侯淵二人並沒有大行殺戮之事,這一路上城池的守將在稍稍抵抗了一番之後,便開城投降。而曹仁和夏侯淵二人在按照自己的意思行
第四四四章 戰事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