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和幾個心腹日夜謀劃分析。雖然袁常已經提出幾個改革制度,但是,制度並非是說說就行了,要如何推行,如何執行,都要仔細謀劃分析才能做到。就如袁常提出的要將土地收為國有,以租賃的方式租給百姓耕種。要知道這些田地並非都是一樣,有分為上等田、下等田和荒田三種,沒種田地的產出自然會有差別,當然要仔細討論研究出合理的方案。否則,三種田地的賦稅收取一樣,又如何讓人心服?袁常前世的時候,田地都經過上千年的開墾,再加上科技條件,自然沒有上下,優劣之分,可是現如今的科技條件,自然是要區別分開,這也是袁常之前沒想到的問題。不過不用怕,他有一干好手下,經過眾人的仔細討論之後,也算是初步擬定了一個方案。
至於說兵制的改革,袁常對這一方面就比較熟悉,故此,多是袁常述說,眾人傾聽,再提出一些符合當時代的意見,從而完善了袁常的兵制。
首先關於軍銜的改革,袁常自然是照搬照抄前世的制度。
士兵入伍,為列兵。入伍一年的士兵則自動升為上等兵;在沒有任何功勞的情況下,三年期滿則升為下士。至於在此期間有功勞,自然是另外算;士官分為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共為三等七級;尉官分為少尉,中尉和上尉;校官分為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將官分為少將。中將和上將。至於元帥不設,只有到了戰時才會臨時設置,並沒有實際的權利,只是一個榮譽職位。
士兵的職位,也統一照抄袁常前世時候的制度。
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軍長。軍中,副司令,司令等等。此外,團級以上的部隊。則設有政委一職,政委的存在,自然是給大家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這裡也就不表述了。
此外,對於各個等級該有多少士兵。也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一個班也就相當於一個什,十個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十個人裡面有一正一副班長;一個排則由三個班組成。加上正副排長,一個排則有三十二人。在排以下,最好明確人數。而連以上,就要更加詳細的劃分了。一個連由三個排組成,加上連長,副連長,指導員等,以及配備一個炊事班,人數大約在一百二十左右;如此,一個營四個連組成,人數約為五百;一個團由三個營組成,故此一個團約為一千五百人;一個旅則由四個團組成,人數約在七千左右;至於一個師,則是一萬人左右,比之一個旅多一些配備。至此,師級別以下的士兵配置也就能夠確定,至於一個軍如何配備,自然要更加詳細的商定。就像韓恂的東平鐵騎,于禁率領的鮑家軍騎兵,公孫續麾下的白馬義從等騎兵,該如何歸到哪個級別,也要經過重重討論,並非立馬就能決定的事。
&公真乃大才,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計,屬下等佩服不已!」
對於袁常提出的想法,郭嘉等人自然免不了一通稱讚,若是他們知道袁常這萬惡的傢伙是抄襲的,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想法了。
跟幾個心腹商議完畢,袁常又說道:「我之所以將這些改革的想法告訴你們,是因為你們都是我最可靠的同伴,值得相信。然而,只靠你們幾個,是無法實現我們的大業,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只是,我提出的這些改革想法,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劉和,公孫續他們的贊同,畢竟這會損害到大家的利益,你們認為,這該如何是好?」
對於趙雲,郭嘉他們而言,並不看重自身的利益,但是,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跟他們一樣。所以,一旦袁常提出這些改革,不知道劉和,公孫續等人會有什麼意見,搞不好,會因此鬧得分崩離析。
郭嘉皺眉沉思了片刻,最後說道:「主公既然如此為難,不若示之以誠,與劉和,公孫續等人開誠布公的商談,若他們願意,則自然無事;若是他們不願,可讓他們自行選擇去路,主公也無需留難於他們!」
仔細的想了想,袁常發現似乎也只有這麼做,否則,袁常也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辦法。如果劉和,公孫續他們不認同自己的想法,那袁常也不會為難他們,畢竟他們對自己有過幫助,那便放他們離去,大家好聚好散。
於是,在將幾項改革方法商議完畢之後,袁常又一次將一干麾下給召來議事。
&位,經過大家的努力,幽州各項
第四九九章 示之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