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的話音在董卓的耳邊越來越朦朧,最後那句「株連九族」更是不曉得董卓有沒有聽進去,當劉協宣告完將董卓一案交由廷尉署審理,董卓已是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倒在宮廷台階下的血泊中。由他掌管朝政的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
&兄!」董卓死了,劉協強自按下心內惶恐,轉過身拉起劉辯的雙手,情真意切的對劉辯說道:「皇位本就該是屬於皇兄,只是董卓亂政,才致使皇兄不得不離開宮廷外逃避難。如今董卓已然伏誅,朕欲傳旨,命司天監決出吉日,將皇位禪讓於皇兄……」
劉協這番話,說的是情真意切,可從他那雙年輕的眸子中,劉辯卻看出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那意味中透著不甘和不舍,卻也帶著無盡的無奈。此時此刻,劉協說出這樣一番話,恐怕也只是想交出權勢,而保全性命。
如此年幼,便可考慮的這般周詳,倒是讓劉辯對他另眼相看了許多。
台階上立著的朝臣,都把目光投向了劉辯。其中有些人的眼神中,帶著期許和欣慰,好像很希望看到劉辯重登帝位,而更多的人神態中,則流露出了恐慌。
朝台階上的朝臣們看了一眼,劉辯收回被劉協拉著的雙手,抱拳躬身,深深向劉協行了一禮說道:「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兄這是為何?」劉辯不欲接受禪讓,劉協心內先是一寬,隨後向劉辯問道:「朕出此言,乃是發自肺腑,絕無二意!皇兄不必多慮!」
&下!」劉辯保持著躬身抱拳的姿勢,對劉協說道:「大漢宗室,如今只餘下陛下與臣二人。當今天下,黃巾禍亂未平,四方豪雄紛起,若臣再起爭奪皇權之念,豈非自毀漢室基業。臣並無他求,只望陛下勤躬為民、安撫臣下,重振我大漢雄風,臣心愿已足。待到陛下江山永固,臣自會交出兵權,去做那逍遙大王!」
&兄……」劉辯說出這番話,比他小了好幾歲的劉協眼窩中滾動著淚光,再次拉起他的雙手,帶著幾分哽咽的說道:「皇兄處處為大漢社稷著想,與朕骨肉連心。朕這江山,便與皇兄並坐!」
不等劉辯答話,劉協轉過身,向眾臣喊道:「弘農王劉辯,屢遭董賊謀害,幸而上天眷顧,不絕我大漢宗廟。為誅董卓,弘農王不懼為難,潛入長安,終與終臣共同舉事,匡扶大漢社稷,居功至偉!而今董卓已然伏誅,朕敕封劉辯為洛陽王,全權處置河東、弘農、河南尹三郡事務,並與朕共掌國政!」
&下英明!洛陽王威武!」眾臣得了旨意,紛紛跪伏在地上,向劉協和劉辯山呼道賀。
&番誅殺董卓,有功者甚多,待到來日,朕自有封賞!」朝眾臣擺了下手,劉協對眾人說道:「今日朕要與皇兄促膝長談,董卓一事,交由司徒王允全權處置。」
&送陛下!恭送洛陽王!」劉協說要與劉辯促膝長談,董卓已然伏誅,天下大權又回到了劉協手中,眾臣自是不敢違拗,跪伏在地上,再次山呼。
與劉協離開大殿,在鄧展與一隊虎賁衛士的拱衛下,劉辯與劉協並肩朝著皇宮後院走去。
皇宮占地寬廣,沿著青石鋪設的路面走了許久,還是沒有看到皇宮內院的入口。
二人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劉協雙手背在身後,挺直著小小的胸膛走在稍稍靠前些的位置,此時的他,臉色雖說依然蒼白,卻是多了幾分神采,不再似往日那般如履薄冰,恢復了許多帝王應有的氣度。
落後於劉協一步左右,劉辯一路上都在觀看著路兩側的景致。
長安皇宮尚未修建完備,可宮室、角樓卻已是鱗次櫛比、相互接連,路兩側也栽滿了花草,到處都是鳥語花香,就景致而言,住在此處倒也是頗為愜意。
&年董卓意圖謀害皇兄。」走了大概兩柱香光景,劉協終於還是先開口了,他臉上現出一絲黯然,很是頹喪的對劉辯說道:「當日朕雖說不忍骨肉相殘,可朝政把持於董卓之手,朕也是無可奈何……」
劉協說出這番話,劉辯心內暗暗感到有些好笑。這年僅十一歲的小皇帝,竟是要比他想像的成熟很有心計許多。
恐怕當日董卓意圖謀殺劉辯時,劉協心內也是同樣期盼著劉辯早死,只有那樣,他的皇帝寶座才能坐的安穩。
不過心裡雖是把劉協看得通透,劉辯臉上卻
第273章 敕封洛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