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三國亂世道皇 >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造紙印刷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造紙印刷

麼舀出來的紙張就會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影響使用。

    舀紙後是榨乾水分,用木板夾著紙張,放上石頭,紙張中的水分就慢慢的被壓榨出來。

    然後是曬紙,壓榨乾水分的紙張,要小心的揭起來,一張一張的掛在繩子上晾曬,這個過程最忌諱塵土和天氣。如果被塵土粘上,這張紙就徹底報廢,需要重新漂白。如果是天氣不好,掛久了的紙會發霉,產生黑點。不過劉協有辦法,因為晾曬紙張的房間就設在釀酒的房間旁邊,每天的溫度都比較高,紙張本來就薄,所以過不了兩天就曬乾了。

    曬乾的紙張需要切割,這個世界可沒有切紙刀,一切都要依靠人工剪裁,不過劉協很快就發現的新辦法。剛曬乾的紙張是三尺長二尺寬,還有毛邊。而漢朝的紙張習慣是二尺長一尺寬,甚至有些地方還用更小的紙張。

    裁剪這些紙張,劉協的辦法就是,用**的銅板把十張或者跟多的紙張壓在一起,上面這一塊銅板長三尺寬二尺,壓上去後,四邊剛好有半寸的毛邊。用專門打造的極薄極鋒利的刀子,沿著銅板划動,毛邊就被切下來。

    然後需要多大的紙張,就用相同的銅板壓住紙張,用切紙刀切下來,多餘無用的部分,劉協讓工人扔進漂白池,重新漂白,工序簡單快捷。

    第一批紙張出來,已經是紙廠開工幾個月後,不過效果還是令劉協很是滿意,雖然花了不少力氣,但是得到的紙張卻是這個世界使用的蔡倫紙不可比擬的,色澤雪白,紙張緊緻,吸水性強,用於寫字畫畫,不會太浸潤。

    劉協多次嘗試,同上一世用來畫畫的宣紙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就是每一張的大小還停留在三尺長和二尺寬。劉協也嘗試過製造寬大的紙張,可是增加一尺,紙張的成功率就降低三成,如果做六尺長三尺寬的紙張,幾乎沒有成功的完成一張。


    不過劉協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改造,早晚有一天會製造出來的。現在只好先這樣小規模的生產著,今後擴大規模的時候,劉協再把搞碎樹木,製作紙漿改成畜力完成,把舀紙這個過程改成機器完成,這樣紙張的質量和產量都會大幅度提高。

    彈性好,吸水性好,而且特別白,在上面寫字清晰,比當時用的竹簡和絹布便宜好寫,成書後便於攜帶,劉協可以想像一旦出現在市場上,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現在市場上的蔡倫紙也是相當貴的,不是一般的貴族根本用不起,劉協的這種紙張可比蔡倫紙質量高出數倍,自然價格也就回高出數倍,關鍵是這麼高的價格,劉協也沒得賣。

    不過劉協可沒有想過銷售出去,這是劉協爭奪天下的秘密武器,可不是現在就泄露出去的。

    有了紙張,劉協打算印刷書籍,把當時的春秋,易經等手抄卷,雕刻在幾塊平整的木板上,製作成模板,然後把墨汁的濃度調好,印在紙張上,最後裝訂成書。

    具體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這個世界刻字的工匠還是有的,劉協只要把模板設計好,用紙張把字按照模板寫好,然後找到專門負責雕刻的工匠,用大小適中的木板,把寫好的紙反貼在木板上,按照紙上的字刻出來就是模板。

    至於墨汁就更簡單了,劉協用這個世界寫毛筆用的墨汁用太陽暴曬,使其濃度增加,然後找木匠或者銅匠做一個比模板稍大的盒子,當然是不漏水的。

    劉協按照盒子的大小,鋪上棉花,棉花上邊包裹幾層棉布,做成棉墊墊在盒子底部,用墨汁浸濕盒子裡面的棉墊,然後把模板在盒子裡面摁一摁,再摁在劉協研究出來的紙上就行。這個方法有點像天朝用印章蓋印。

    劉協打算把熹平石經中春秋易經等修訂本和劉協按照上一世的記憶編制的三十六計印製出來,用來收買士族。測試廣告2



  
鹽蜉推薦:  亂世道皇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  
隨機推薦:  抗戰之關山重重  布衣緣  種植我也能成神  長夢傳  御劍問仙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三國亂世道皇"
360搜"三國亂世道皇"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