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神聖之學?
儘管心中有些不敢置信和不甘,但顧雍還是果斷上前行禮。
李素客氣一句,正要告辭,想了想還是有棗沒棗打一竿,勸誘道:「元嘆兄,我看你也是氣度宏大之人,年將及冠。
既然我與蔡公都已精誠合作,你可願北上出仕、去幽州報國救民?劉幽州求賢若渴,此行令我南下募兵,並尋訪賢士,有我舉薦,劉幽州定會徵辟,只是職位高低不敢保證。」
顧雍躬身行禮,謝道:「多謝賢弟高義,不計前嫌,然父母在,不遠遊。雍出身江東大族,戀故難去,還望見諒。」
李素知道這種藉口是無法勉強的,也就沒有再糾纏,告辭之後,便帶著關羽、典韋離去。
一邊走,一邊心中暗忖:「顧陸朱張,江東四閥,果然其言不虛。連給他們官做,都不肯離鄉太遠。」
李素有些理解,後世東南六朝,這些江東大閥的難纏了。
直到南梁的時候,北朝叛將侯景來投降梁武帝蕭衍。自言為了投梁,家眷妻小都陷落在北朝,被北朝皇帝殺害了,求梁武帝另賜他老婆,還說「想娶王謝家的女兒」。
但梁武帝直接拒絕了,直說「請自朱、張而後求娶。」
也就是說南渡衣冠中排名前兩名的王謝,以及本地門閥中前兩名的顧陸,你都別想了。哪怕有皇帝為你做媒,你最多也就只配娶到本地四閥中第三第四的朱張。
江東四閥綿延數百年的盤根錯節排外姿態,可見一斑。
顧雍雖有內政大才,可惜李素只要打不到江淮,就很難為他所用了。
蔡邕在旁邊,忍不住拿手杖敲了敲顧雍:「駑馬戀棧豆!元嘆,你根本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唉,為師真是看錯你了,李別駕乃當世大賢。」
顧雍跟隨蔡邕五年,從沒見過恩師說那麼重的話,也是不禁跪下:「恩師教誨,元嘆不敢不聽,只是……一切太過突然。不如,我歸家之後,求告父母尊長,徐圖後計?若有機緣,雍敢不為國家效力。」
李素見狀,偷覷了蔡邕一眼,看來果然還是上了年紀的人有眼光啊。
畢竟「廢天人感應」還要幾個月的準備時間,那就給顧雍一年半載緩衝期好好想想吧。不過這一等,到時候顧雍在李素手下的地位,可就要往後排了。
等李素真成了聖人,天下讀書人誰不想當聖人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他不香麼?到時候還輪得到你?
告別蔡邕和顧雍之後,李素在這襄邑耽擱的時間也夠久了。
為了趕回多拉下的那一天行程,當天傍晚,他立刻就帶著關羽和典韋,以及二十個親兵,重新登船踏上東去之路。
還是那句話,有文事者,必以武略濟之。
哪怕「殿興有福」論再神,它也只是一個「從此延長所有朝代壽命」的無差別buff。但這個buff是不是你吃到,就要看你能不能重新統一天下了。
如果劉備的武力沒有統一天下,那麼李素的文治就便宜了得天下的人。
所以,招兵買馬、升官賺錢、擴大地盤,這些工作也是一刻不能放鬆。
……
坐船的好處,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能順流而下,特別適合趕時間。
一行人申時上船,半夜就已經到了五十里外的梁郡郡治睢陽。
李素回憶了一下,史書上也沒什麼梁郡籍貫的大賢,就沒吩咐停船。第二天天亮,就到了梁、沛交界的碭縣。
再往後就沒有水路可走了,要從碭縣翻越芒碭山、抵達小沛——沒錯,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沛縣,而這座芒碭山,也正是漢高祖斬蛇起義的芒碭山。
「要翻芒碭山了,一路上小心山賊流寇。」下船上馬的時候,李素也忍不住多提醒了一句。雖然漢高祖從這裡起事之後,幾百年來漢朝統治者對這兒治理力度加大了不少。
但如今畢竟又是天下大亂,芒碭山這種天生適合藏反賊的地方是不可能肅清的。
李素也第一次親自披掛了一副玄甲,也就是色澤未經打磨的黑鐵鱗甲,以防萬一被山賊的弓箭招呼到就不好了。
關羽原本想把一副看上去
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