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的時候,兩人那早都是羽翼已豐,根本就不是一般般的時候了,曹操也沒辦法滅了他們倆。
確實,劉備和孫權他們是有矛盾不假,可只要曹操過去進攻他們一方,那兩方肯定是要聯合,一起對付曹操,這個就是雙方一直的策略。可以說他們關係就算是再不好,可聯合還是有的,這點確實是讓曹操頭疼,確實。不過他也沒辦法,誰讓他們一方最強呢,對兩方都是大威脅,劉備和孫權都清清楚楚,什麼叫做唇亡齒寒,只要一方被滅,那麼另一方也挺不了
太久了,這個真是。歷史上蜀是二六三年被滅的,而吳是二八〇,雖說這之間還有十七年,可說實話,之前三國時期,諸侯打了多少年,幾十年。如果按照天下大亂時候開始,從黃巾起義到蜀國被滅,過了多少年,八十年,而蜀被滅後到吳被滅,就只過了十七年而已,這個
確實是少太多了。當然非要從歷史上三國時期來說,那麼就是從二二〇年到二六三年,這還四十幾年呢,所以說是吧,這個也確實。如果說蜀國晚點兒被滅呢,那麼吳肯定也是要晚點兒被滅了,差不多就是如此吧。當然歷史是不好假設,而歷史就是那樣兒,三國最後三分
歸晉了,結果西晉東晉是一個比一個不行,就不用再多說了。反正曹操是沒覺得自己比馬超和孫策差,是,自己也承認,自己在有的地方,那是不如兩人,這個很正常,所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就是如此。但是自己超過兩人的地方,也不是沒有,而且好幾個呢,這也確實是啊。所以說曹操一直都是如此想法,其實就連馬超和孫策,他們倆本人,也
是知道自己有地方那不如曹操,這個肯定的啊。別的不說,就說其人那可是奸雄,至少在有的地方上,馬超就認為是比不上的,真的。孫策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必須承認,曹操那確實是個有真本事大本事的人,要不然的話,現在也不至於說是僅次於馬超的一路諸侯,
而在歷史上更是有身份地位,三國時期三分天下最強的一路諸侯,這個真心不錯。不過如今曹操是來不了,還只能是在許都處理事情,沒辦法分身。可雖說如此,他還真是很關心關注江夏的戰事情況,幾乎就是每日都聽探馬過來稟報最新情況都如何了。而對之前的郭淮,他還是滿意的。說起來郭淮那麼做了,三千人馬就去攻西陽,還是那話,他是有所預料的,
而最後他也成功不了,也是一樣兒想到了。不過去進攻了,那確實是需要的,至少曹操覺得也是如此。畢竟己方人馬少不假,可不代表人少己方就不會去進攻了,這個不是曹操的性格。對他來說敗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勇氣上前,和涼州軍死戰。要說損失個不到三千人馬,對兗州軍來說,那不過就是九牛一毛,沒什麼不能接受的,所以說這個也確實,郭
淮他是很好去做了,是讓曹操滿意了,這個就很好。所以說他讓其人來這兒,那也是有自己考慮在內的,這個肯定是如此。曹操是不敢保證其他人都能像郭淮一樣兒,可他卻知道,派郭淮來,那就沒問題,結果果然如此。這個一看也確實,如果說別人的話,那麼不是誰都
能那樣兒,比如說徐晃,那麼一個愛惜士卒的將領,他就絕對不會像郭淮那樣兒,這個肯定是。別人的話,有好幾個也不會那麼做,不過也有和他一樣兒的,那很正常,比如說夏侯惇肯定就沒問題,其人對自己都非常狠,那就更不用說是對士卒了,這個可真是,一點兒不
錯。不過還是那話,曹操是不會讓夏侯惇過來的,哪怕就之前那一萬人,他也不想讓其人來。與其相比的話,曹操自然是覺得郭淮更適合了,至少比夏侯惇適合,這個是他的想法。哪怕後者是個大將,而郭淮如今還只能說是二流將領,但這個不是最大的問題,至少曹操不那麼想就是了。所以說最後是郭淮帶著人馬來了,而不是夏侯惇。這如今又是他弟弟帶兵過
來的,也不是他。確實,曹操讓他單獨帶兵,他還有點兒不放心,如果說自己親自帶兵的話,那麼就要帶著夏侯惇了,放他在身邊兒,曹操覺得是能放心不少,真的。因此,這兗州軍一般都是曹操不怎麼讓夏侯惇一個人帶兵出來,人馬多了就更不可能了。但是他自己親自
帶兵的話,夏侯惇基本上只要是沒什麼事兒,他都是跟在曹操身邊兒,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