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許都

在扶保朝綱,匡扶漢室,但請天子不以關西為念,我當一以平之。」

    「大司馬之言,艾當傳至。」劉艾飲下一杯酒水,豪爽的回覆了一句。

    因是明日還要趕路旅行,所以這場歡送劉艾的宴會並沒有進行到太晚的時候,當月色升起,於空中流光溢彩,照亮四野,宴會就悄然收止了。

    第二日。

    劉璋和劉艾一路同行,將劉艾送到了桃林塞,桃林塞名頭不顯,後世之人多有不知,但桃林塞有一別名,甚為知名,其名曰潼關。

    只是潼關的設立,乃是建安元年,曹操為了預防關西兵亂而設立的,當時曹操在迎接漢獻帝之後,為了防範關中的李傕、郭汜的聯軍和河東的白波軍,曾一度在函谷關設防。

    但當時函谷關殘破,加之李傕、郭汜的聯軍也沒有進一步動向,曹操於是進一步西進,在桃林塞之西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了函谷關,將中原與關中之間的門戶劃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而如今,關中即是在劉璋之手,曹操自是不得於桃林塞之西設置潼關。

    「大司馬,山高水長,重逢之日不遠,就此告別。」劉艾向著劉璋請別道。

    功曹張肅,作為劉璋的使者,將陪同劉艾一併趕赴雒陽面聖,他同樣的拱手向著劉璋告別道:「明公,肅就此去了,此行定不負明公所託。」

    「諸君且去,各自珍重。」劉璋拱手道了一句珍重,而後劉艾和張肅就此騎馬遠去,一路向東。

    送別了劉艾和張肅,劉璋查看起了桃林塞的地形地勢,桃林塞,相傳為逐日的夸父力竭葬身之地。此地位於崤山之北、大河之南、西有後世的潼關、東有當今的函谷,為關中和中原之間的門戶。


    古人杜氏記載: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雲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雲潼關,亦曰沖關。河水自龍門衝激至華山東也。

    是故桃林塞為關中所守,失之則關中必危。故歷代經營關中者,無不重視潼關的守備。反之割據中原者,必然先取桃林塞,方得窺伺關中,不然只得於關外遙望而已。

    「我意於桃林塞之西設立一關,名曰『潼關』,為關中之地的東大門,用於據守關東諸侯,至於函谷關,可用作烽火台之用,無需遣大兵據守。」劉璋遙鞭一指桃林塞之西,向著麾下文武說道,同時暗含詢問的意思。

    彭羕順著劉璋馬鞭指向的區域看去,桃林塞之西,為渭河及黃河的交匯處,對面便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也是一處極為險要之地,就此定論,若是於桃林塞之西築城,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明公高見,於桃林塞之西築起『潼關』,甚是得宜,此關定然可為明公阻擊關外諸侯,使明公不以關東為念。」彭羕頌揚了一句,他對劉璋的這個想法打出了十分的評價。

    作為在關隴之地混跡多年的老滑頭,賈詡在聽到劉璋的打算後,他甚是驚疑和讚賞,畢竟劉璋的想法和他是不謀而合。

    過去的時候,賈詡常常行進於函谷關,從關東到關西,或是從關西到關東,他每每經過函谷關的時候,都自覺函谷關有名無實,做不到秦時泥丸可塞的誇張程度。

    通讀典籍的賈詡知曉,那是因為滄海桑田的緣故,秦時的函谷關,為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縫,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當真可謂「泥丸可塞」。

    且秦時函谷關前有弘農河,為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想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但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原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只有一條狹小的窄路,大軍根本排布不開。

    至於繞過秦時的函谷關,確乎也是難以做到的事情,畢竟稠桑原上乃是森林密布,從崤山到潼津這一百多里路,到處都是密集的森林,行人都難以通過,更何況是軍隊。

    因而秦時,只要守住了函谷關,便等於斷絕了東西交通,縱使百萬之眾,也只得於關前嘆息而已。

    可至於今日,賈詡眸光變的幽邃了起來,今時今日,由於大河的水位下降,原本貼著稠桑原的河道裸露出來形成了河灘,由此關東的軍隊完全可以走河灘繞過稠桑原,而不必再走函谷道。

    再加上稠桑原



  
花花家的太歲推薦:  
隨機推薦:  這個頂流只把明星當工作  大內御貓,從虎形十式開始!  不正經的魔導師  大明與新羅馬與無限神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三國:季漢劉璋"
360搜"三國:季漢劉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