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而,坐在劉璋面的婁發,他板正著身子坐在劉璋的近前,態度恭敬的準備臨聽劉璋的吩咐,是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神色。
「子初,無需如此拘謹。」劉璋沒有先說出他託付給婁發的任務,而是伸手拍了拍婁發的肩頭,讓婁發放鬆下來。
婁發的身姿和態度著實有些端正了,讓身形鬆散、面色輕鬆的劉璋感到些許壓力。
「諾。」婁發應聲作諾,他身姿微微松垮了些,但還是一副端正不失禮的模樣。
劉璋見此情形,他的神色有些無奈,思及他的麾下諸將,婁發寡言少語,姿態沉穩,是出了名的,也是婁發的性格如此,畢竟婁發是以射弈為長,箭術有時候並不是考究熟練度,而是考究的心態。
性情輕浮無度的人,往往達不到箭術的最高層級,唯有性情沉穩,慣於集中精力的人,才有機會一探箭術的最高層次,能於青史上留下揚名的箭術。
「蒲坂要地,我思當以良將鎮守,思及麾下諸將,非卿不可,只是不知卿意如何?」劉璋道出了他囑託給婁發的任務,他有意讓婁發領著本部人馬,渡過大河,駐守於河東的蒲坂縣中,作為他守御蒲坂的一張堅盾。
此外,駐守蒲坂縣的這員守將,還需為他刺探河東情形、招撫河東豪傑,為他日後兵臨河東打下一個河東士庶簞食壺漿來迎的好基礎,這員守將所肩負的任務自是很重。
「即是明公有令,某當從之。」婁發話語簡短,他沒有推脫什麼,也沒有多問上什麼,只是領命行事而已。
第二日。
「卿且渡河,若有他故,當邀我為後繼。」劉璋叮囑著即將渡河而去的婁發。
婁發拱手言道:「但請明公寬心,區區蒲坂,臣必下之。」
「嗯。」劉璋點頭,並給出了一個信任的面色,對於大河之西的蒲坂縣的情形,他已是遣人調查的一清二楚,城內的駐軍,不過是一位不知名的毛賊而已,有婁發前往,想來是無往不克。
言罷,婁發引著本部兩千人馬開始了渡河,大河之上不見浮橋,唯有用皮筏渡河,一則速度很慢,二則每次能載士卒不多,所幸大河東岸並無敵軍,不然只怕會落個半渡受擊的險況。
從霧氣清淺的晨時,直到日到中天,婁發才引著他的本部人馬全部渡過了大河,而後他馬不停蹄的向著蒲坂縣行去。
至於劉璋,自是安坐蒲坂津的西岸,坐等婁發的捷報傳來。
而婁發,並未讓劉璋有所失望,兩個時辰後,婁發就遣使者遞來的捷報-——蒲坂已下,城池在手。
劉璋聽得捷報,他著人拿來一張絹布和狼毫筆,在絹布上書寫下了五個大字——鷹揚中郎將。
《詩·大雅·大明》有云:「維師尚父,時維鷹揚。」鷹揚者,如鷹之飛揚也。
上庸。
「蔡瑁固庸奴也,其能奈我何,而張允者,一匹夫爾,無害於我等也。」天師道的師君張魯很是開懷,他大肆貶低著引兵前來攻伐上庸的蔡瑁、張允二人。
當然,也無怪乎張魯如此貶低蔡瑁、張允,實在是蔡瑁、張允著實不成器,自去歲兵敗上庸後,蔡瑁、張允今歲整軍備戰,重整旗鼓,引大軍前來攻伐上庸。
然而,蔡瑁、張允雖是兵力勝於張魯,可張魯依靠著天師道蠱惑人心,得士民死力,加上房陵、上庸之地山高林密、四境險塞,輕輕鬆鬆的將蔡瑁、張允據之於房陵、上庸之外,使荊州之兵不得涉足上庸。
上庸申氏的族長申公朗聲應和了一句:「有師君在,蔡瑁、張允等庸犬,自是無需憂慮也。」
申公同張魯一樣,他也很是快意,去歲蔡瑁、張允引軍來攻,直視他上庸申氏為無物,不僅不好言款款招降於他,反倒是惡語威逼。
於是不勝其忿的申公,引張魯入主上庸,借著張魯的力量擊敗了蔡瑁、張允,並且在今歲又和重整旗鼓前來進犯上庸的荊州之兵分庭抗禮,以三縣之地以抗全楚,這是何等的武功和榮耀!
「申氏得全,上庸安平,皆師君之功也。」申公言談切切,讚美起了張魯。
張魯卻是臉上愉悅之色一收,露出閒雲野鶴般的淡然面色,他端正的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