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此種種所造成的局面。
此刻的天子劉協面上除了苦色已無其餘神態。
隨著諸人緩緩齊聚大殿之中。
殿外的朝陽亦在徐徐的升起。
直至東方魚肚發白,一絲一縷的陽光宛若折射的光線般照耀進來。
此時一眾群臣也安靜下來。
大殿中須臾間就一片寂靜無聲。
氣氛一下子就濃厚了上來。
約莫是過了半響,左側眾人中緩緩走出一人,居於正中。
此人正是丞相府軍祭酒董昭。
只見他拱手向天子劉協拜道:「陛下,自董卓、李郭等西涼賊子把持朝政,篡逆以來,大漢天下各州郡就陷入了群雄逐鹿,諸侯並立,相互攻伐的時期。」
「各地士民無不是棲息於水深火熱之中。」
「若無丞相興義軍,征伐諸地,剿滅亂賊,恐大漢現尚且已是危在旦夕矣!」
一番話擲地有聲的道落。
即便其還未徹底吐落心下意圖。
龍席上正襟危坐的天子劉協又何其聰慧?
內心中已是生出數分不詳的預感。
前番北城門處的事似是會再度發生。
還不待他有所回應,階下的董昭稍是言語間做了番停頓,語氣加重了數分道:「丞相不僅於我大漢有安定之功。」
「曾陛下被亂賊李傕、郭汜等人威逼過甚,只得被迫困守於雒陽之地,各諸侯無不是作壁上觀,於此不聞不問。」
「還是丞相前去迎陛下,擊敗反賊。」
「於國有安定之功,於陛下有救主之功。」
「此等大功,若不賜丞相王爵,將會令天下之人寒心也!」
「萬望陛下務必不要吝嗇。」
一言吐落。
殿內左側群臣無不是應聲齊齊附和道。
「還望陛下賞罰分明。」
「陛下,絕不可令丞相寒心也!」
一連數語,殿中此時間吼聲不斷。
幾乎是大半的群臣都在附和著董昭建議欲給曹操封賜王爵的主張。
一瞬間。
劉協神色上不自覺的眉頭一皺,臉色瞬變,低層了下來。
他沒想到,董昭此人竟如此不死心。
前番於大庭廣眾之下大肆鬧騰一番未果。
今遭竟是糾集諸臣於朝會上與他施壓。
眼瞧著諸人面色間幾乎都透著堅毅之色,給予劉協心間的壓力也愈發足了起來。
不過,此事還輪不到由他出頭來斥責諸人。
那樣,亦太有損天子威嚴了。
右側的一漢室老臣緩緩從列中走出,目視著左側諸臣,目光銳利如鷹,面上似是浮現著一股嚴肅之色。
他予是徐徐拱手,以示斥喝著眾人。
只不過。
他卻是比前番北城門間的內侍郎略微聰慧許多。
並未以雷霆言辭回懟,與之交惡。
他言語間略有緩和,鄭重道:
「董祭酒,汝亦乃是漢室老臣了,為何如今三番兩次如此逼迫陛下乎?」
「陛下乃當今大漢天子,威嚴尚存。」
「汝如此逼迫,究竟是何居心?」
說罷,他話語間依舊是不依不饒,持續批評道:「汝既然都已道明,丞相有匡君輔國之功,是國之棟樑。」
「那汝又豈能將之放在火堆上烤乎?」
「數百載前,高祖皇帝就曾殺白馬盟誓,立下祖訓,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逐之。」
「汝等此番執意逼迫天子封賜丞相王爵,公然置祖訓於不顧,是欲造反乎?」
一番番的話音相繼道落。
此老臣也懂得剛柔並濟之道。
言語中既是有剛烈的話術,也有用大義來駁斥眾臣的一面。
此話落的。
劉協心下漸漸不安的心思方才慢慢緩和下去。
他以為。
以這套話術足以令董昭等臣不敢在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