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研究自己主管的這些方面的事物。此時鄉下正是準備農忙的時候,嶺南氣候良好作物比別的地方更容易生長,但是據說朝廷對糧食的產量還是有更大的期待,魏慎便想親自下去鄉間看看,和鄉民研究探討一下在哪些方面可以加強和改進。
趙辭健安排魏慎主管的是農業和水利,正是魏慎的專長和家學的傳承,魏慎隱隱便對趙辭健有些感激。他自己卻一直在縣城不遠的海邊船塢忙著督造,據說這個船塢是大漢目前三大造船廠之一,還是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動工修建的新船塢。
魏慎聽說去年末朝廷派來東莞五千將士,更是遷來了許多流民,在海邊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船務作坊,而且平時有士兵嚴格把守。因為不是自己範圍的政務魏慎不便過問,只想把自己分內的事情處理好,魏慎也知道政務是不能急的事情,但是必須要去做和執行才有效果!所以一心鑽研自己的事情!
東莞偏居嶺南之端自古歷來人少,可是年前七月份朝廷突然便撥了兩百多戶一千多人來充實,讓小小的東莞縣不但變成了大縣,而且看東莞目前為止的布局和不斷的遷徙流民入戶,魏慎隱隱感覺東莞有成為州府的可能。這些遷來東莞的人家都分散四處耕種定居,也有一些就近成了船塢附近的民工,大家很快有了自己的耕地和工作,逐漸穩定和安居樂業。
其中有一個遷來戶集中的地方,這個地方發展的比較有名,後來這個地方取名叫德勝營,住了三十多戶這次遷來的人家,聽縣裡的老人介紹,魏慎決定去看看這些農戶現在的發展。
當時縣裡建這個德勝營的時候,朝廷派專員來輔導和幫助過這些農戶組建家園,縣裡肯定也派專人輔助協作過行動,當然縣裡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安定和便於管理,也為了體現對專員的重視和良好的學習態度。
魏慎於是徵詢了趙辭健的意見,便叫了一個常三的小捕快同行,因為這個常三當天是跟隨縣尉一起來過德勝營幾次的。德勝營離著縣城足有四十多里,而且依山傍海的地形要走山路近三十里路。
簡陋的山間官道,也其實就是在原有的山路上改建,加寬一點修平一些罷了。有了代步的毛驢魏慎不感覺太吃力,何況他自己也不是那種弱不禁風的文人,魏喜和常三又是步行慣了,大家早早的出發不到兩個時辰就到了。
坐在毛驢上遙遙的注目,看著山下那已經比較清晰錯落有致的一家家木頭搭建的矮房,魏慎甚至有些驚訝和好奇。這些房子或依山而建或三三兩兩比鄰而居,都是用粗粗的樹杆精心鑲合搭建而成一個大的框架,偏偏這些房子又在樹杆做成的框架中間,用大塊平整的條石有序填充成牆面和地基。
魏慎知道這樣可以讓房子避免火災,既像磚瓦結構結實又有木樓風格。而且家家門前都有個小院子用籬笆圈著,甚至可以看到院子裡的雞鴨,雖然遠遠的看著但是魏慎已經很是驚奇了,這裡哪像是剛剛遷來此地的農家,簡直就是存在幾百年的世外桃源啊!
常三似乎看出魏慎的驚訝,但是似乎有些見慣了這種神色一般,也有些感慨的說:「這是小的當日陪著趙大人親自來督建的,幾十間房子在他們鄉民自己和我們幫助下,一邊砍樹鑲架一邊搬石添基填房,都只在六天之內就完成了,小的們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方法建房和這麼快的速度就建好的,私底下都感慨神奇,趙大人當時說這種方法是太子爺親自傳授的,咱們嶺南各地遷來的鄉民大多數都是用的這種方法,而且嶺南多的是大樹石頭,一般就地取材最適合農家安居。「
他看魏慎聽的聚精會神,更來了勁把當日所見所聞都滔滔不絕的說了出來,他似乎比較會表達,又加了點自己的想法在裡面,聽起來格外傳神,就似讓人回到了當時的情形一般。
魏慎忍不住示意他別停,眼光卻四處遠眺著。只聽他不停下來說:「,,,,,,而且啊!聽說遷來咱們嶺南的人受了朝廷大恩,感激不盡的遵照朝廷安排,自覺的都是用這種方法來組建家園,現在去看看家家戶戶都供著皇帝長生牌位呢!後來縣裡又把朝廷分配的家禽種苗交給他們自己安排,十戶租借一頭耕牛營生,小的年前授命陪縣裡一位佐官老爺也來過一次回訪哩!當時看到的情形就和大人現在一樣驚訝,還感慨著如果以後不在縣裡供職的話,就領著家裡老小也辟個安靜的地方像這般快活!」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