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何姐將身子向後一仰,恢復了剛才端正坐著的姿態,與苕貨保持了正式談判的架式。這一近一遠,讓苕貨突然不知道怎麼繼續了。
你不懂欲迎還拒,就不懂若即若離。男人情緒如果提前爆發了,後來進入賢者模式,一切就不好談了。談什麼,他都興味索然。但他身體內的熱血動起來,你一收,他就會近不及待。
「你不如,跟我一起,干票大的,怎麼樣?」
「你先說條件。」此時,苕貨已經提前開口要價了,這是輸的兆頭,畢竟年輕。這就好比在市場上,如果是買賣,先提價格的,往往是最後的輸家。
一般顧客是上帝,當顧客問:「你這東西多少錢?」商家都會說出一個開口價。開口價出來時,商家就已經弱勢了。但是,商家如果這樣反問:「你給多少呢?」
這樣的模式,通常存在於對商品信息掌握不對稱的市場裡,比如玉器、工藝品、收藏界等。等你說出價格,商家就可以判斷出,你是不是行家,是不是真想買,他就占優了。
何姐果然是老手:「你認為,就這一趟,我能夠賺多少?」
商家直接問顧客,一個商品的進貨價成本或者利潤,這實際上是為難顧客,主要是直接判斷對方是不是行家。
「兩三百萬總是有的吧?」苕貨先出價格,他就輸了,畢竟年輕,第一次當騙子,根本玩不過老江湖,尤其是有姿色,碰上自己又有點好色的狀況。
「你說的是毛利,最多算是營業額,我有上家,也要打發下家,總得給些甜頭。你再算,我能夠有多少純利?」
何姐試探苕貨的胃口,一個人胃口有多大,就可以看得出他心有多大。出門騙錢,錢的數目就是心的大小。再一個,也試探苕貨是否做過這一行。儘管他估算的毛數字差距不太遠,但對這行利潤如果不了解,說明他沒騙過人。他沒騙過人,自己就好騙他了。
「怎麼著,也得有一半,一百萬純利,肯定有。」見面砍一半,就是苕貨最能夠想像得到的生意經了。其實,哪裡有一半呢?所謂的上家,只是出個主意或者印引起資料,何姐只需要出十萬元錢就搞定了。沿途費用,最多三萬,而所謂打發下家,就是那幾個所謂幫忙的人,最多一萬,外加上幾個眼神幾個親熱的動作,他們就屁顛顛地跟過來了。所以,按總成本算,何姐只需要最多二十萬,可以套利出幾百萬來。這才叫暴利。
苕貨這一說,何姐心裡有底了。這傢伙,根本沒有參加過正規的騙人團伙,估計是街面霸王之類,或者幫人罩場子之類的人。這種人,年輕時,自己在歲月場,並不少見。
這些年輕人有經驗有體力,能打架,三教九流的人,也熟悉,是個好幫手。更重要的是,他們雖然打架砍人,但心並不是特別狠。年輕人總喜歡衝動與感情來代替思考,是最好利用的。
一個善良的年輕人,衝動與感情總在道德與法律的邊界處止步,無法利用。一個老練的職業犯,頭腦精密得像學霸,他就是用感情騙人的高手,你如何利用他?
所以,苕貨這種,既已經下了河,還涉水不深的年輕人,是最好利用的對象。
「你當是街上賣衣服呢。這可是風險買賣,一個人獨吞一半,你怕是沒挨過黑?」
「那你就給我交個底,空間多少,如果合作,起碼的信任要得有。」苕貨在語氣上儘管做到狠的狀態了,但內容上,已經投降。
「我占三分之一,這是我跟上線商量好的。最後八十萬,走人。」
何姐找了一個中間數,試探這個年輕人。
此時,這個數字,與苕貨估計得並不算太遠。苕貨內心有個底線,如果對方連純利五十萬都賺不到,就用不著冒這種風險了。
「如果我跟你合夥,你給我多少?」
「這一趟下來,前期工作都是我做的,我也是考慮以後的長遠合作,所以,前期算我白投入。這樣,按老大定的規矩,我們也一樣。本來,我占三分之二,你占三分之一,八十萬,分你二十四萬,但是,姐喜歡你,給你三十萬,怎麼樣?」
「為什麼不是一人一半?」苕貨在作最後的抵抗,他對生意的認識,也停留在對半分的概念上了。
何姐此時又重複了前次的動作,身體向前傾,頭頂快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