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貴這小惡吏似乎就在那裡當差,熟人
徐長樂微笑點頭:「多謝吳大人。」
吳海萍看了眼窗外,嘆氣道:「說起來我也很多年沒有休息了」
「吳大人還是要注意身體。」徐長樂認真道。
吳海萍笑眯眯道:「真心話?」
徐長樂點頭,「畢竟您又不像我這般年輕。」
「」
吳海萍粗暴揮手示意滾蛋,將心神放入要處理的文件上。
徐長樂彎腰作揖,退了下來,臨走時只聽到吳海萍的碎碎念。
「真的是難,今年本就大事迭起,大魏又突然要封神,外界各仙宗不知是如何態度,西蠻人虎視眈眈,真是越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越亂了」
哪怕是深夜,外城街道也不負往常寂靜,到處都是工部的官員們行走在主街之上,指點江山,一車又一車的石子搬運而來。
兩旁整整齊齊的夜市挨個排開,熱火朝天,各種香味誘人的小食琳琅滿目。
高門大戶,才子佳人,三教九流,販夫走卒,一排熱鬧景象。
徐長樂從未在深夜見過如此景色的京都,行走在喧鬧擁擠的人群當中,他雙手籠袖,想起這些日子的經歷,還有吳海萍先前的喃喃語,突然有些茫然。
他的運氣不錯,來到一個正值強大和穩定的大魏。
可不知明年後年的京都,又會如何,是否像如今這般繁華?
第二日的京都民報,全國譁然。
最占據眼球的自然是封神之事,大魏在京都建造廟壇,且沒有絲毫隱瞞,大肆宣揚福德正神。
祛邪、避災、祈福,最重要的還可守五穀豐收,大地安穩,是實實在在的社稷之神。
此乃國策,想來在接下來的數月內,從京都到各省各縣,都要一一立社,而無論是好是壞,對於大魏的百姓們無疑是一件新鮮事,吸引了無數眼球。
i
而在這種波瀾之中,徐長樂勤勤懇懇,每日安分摸魚,在地牢學剝皮之術以及子湖縣衙內摸魚之中徘徊。
老老實實,做一位體制內的蛀蟲。
轉眼便是數月過去。
天氣漸漸回暖。
大街上女子的衣裳漸漸裸露,大魏民風開放,雖然儒道興盛,但並不迂腐,女子的風情在衣著之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日子真美好啊。」
「徐小友說得對!」
某日清晨,子湖縣衙一條街外的茶水攤子上,徐長樂喝著早茶,欣賞著路邊的風景。
身旁坐著一位四五十餘歲的中年人,官氣頗重,正是子湖縣衙縣令趙得水。
自徐長樂下放以來,暫任衙內「師爺」一職,二人早茶例會便從未斷過。
數月來,一些沉積已久的案件紛紛破掉,趙得水肩上的負擔輕鬆不少,看待徐長樂宛如親人一般。
徐長樂也很不錯,沒人管著自己,很舒服。
臨時搭建的子湖衙內二人班子格外和諧。
喝完早茶,趙得水先行告辭,劉宣貴從遠處急匆匆跑來,笑呵呵道:「徐大人今日特意喚小的來何事?」
(本章完)
131 剝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