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拜占庭皇帝迪奧多西二世從埃及尼羅河河畔的卡納克神殿搬來的,該方尖碑是用粉紅色花崗岩雕刻而成,至今保存完好,是伊斯坦堡最古老的紀念性建築。)
從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堡,每一次更名都是人類史上驚心動魄的一頁。絕大多數歷經多朝時代變遷的大城市──更何況是首都──遺留下來的只是最後一次的征服者足跡,伊斯坦堡也不例外(除了索菲亞大教堂)。
於是大部分時候都忙碌於穿梭在滿目的清真寺中,並感慨著美國的教堂密度真是低。機場直接有地鐵/輕軌的城市總是令人安心,一路穿行於土耳其的大街小巷,熱鬧的街市和悠閒的路人,猶如變形版的華國城市。
車至盡頭,又猛然一拐,便回到了奧斯曼時代。這裡的相當小,大部分給遊人們準備的景致都在步行範圍內;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在如此小的空間內居然能塞下這麼多瑰寶,足見奧斯曼帝國的奢侈。有四大爛俗必去之處。
下車後便直奔最能打發時間的一處──托普卡帕宮。從各種意義上這裡與故宮都有極大的可比性,建築年代相近,面積也相似,一東一西交相輝映。不過,與大和殿高高在上四周空曠無物的故宮的相比,托普卡帕宮要溫柔許多。
庭內芳草綠樹生機盎然,走到最後一重院落眼前霍然見海,回頭又是伊斯坦堡城內的民生種種,的確很養眼,只是覺得氣勢不夠罷了。不過在政教合一的這裡除了政治的威嚴大概還處處透著安拉的隱秘氣息。
不是雲落等世俗之人能夠把握的,呵呵。繞著外牆轉了一圈,才找到皇宮的大門,倒像是disney世界中的各種童話城堡。門口有一大片草坪。大門進去的第一重院落是各種雜務部門。
現在基本完全沒有殘留下來。與故宮一樣,朝廷外圍的第二重庭院是政府機關,內政部、財政部等等,現在全成為了博物館,主要是各式武器和當時被視為頂級奢侈品的瓷器絲綢一類的舶來品,其中還有來自波斯泰國等地的贗品。
原來雲落和納蘭澀琪也有被山寨的時候。看畢,在庭院中央發呆了一會兒,傳說當年院內處處是瞪羚和孔雀,這種陽光明媚鳥語花香之處還想像不出應有的肅穆。這重院落的盡頭,靠近第三重院落的入口處。
是國會議會與背後高聳的正義之塔。議會們是大臣們開會,蘇丹是不參與的,但蘇丹可以在旁邊的房間偷聽……雖然議會不大,但裡面的裝飾仍然富麗堂皇一絲不苟。穿過這道吉兆之門便是內宮了。
第三重庭院雖屬內宮但仍是大臣們可以進入的地方,但一切公眾活動,例如節日活動或蘇丹的生老病死紀念儀式都在吉兆之門之外舉行。門口有塊小石頭,寫著是奧斯曼帝國建立時插下旗幟之處,被視為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據說這面旗幟現在還收藏在國寶庫中,土耳其的織品質量果然優秀。
進門緊挨著便是覲見廳,與門挨得如此之緊以致於完全看不到庭院裡的景色。一般的大臣進了第三重庭院也只能到這裡為止,算是和太和殿差不多的存在了。蘇丹喜怒無常在聽完報告後直接賜死的故事也經常發生,因而這裡據說是靈異事件多發地。
這裡大部分房間仍然是博物館,繼續展示著曾經的紙醉金迷,不外乎各種金銀珠寶、雖然看上去不怎麼實用卻精心雕琢讓人眼花的各式家具,和各位先知聖徒的種種遺物(原來伊斯蘭教也有類似於舍利子之類的聖物)。
最珍稀的大概是摩西的杖和穆罕默德的斗篷,只是統統不能照相。大都會的伊斯蘭館從雲落來紐約一直裝修到現在,美國別處似乎也沒有特別好的博物館,這次算是大快朵頤了一把。第四重和第三重庭院間並沒有那麼顯著的一道門。
不過氣息一下就完全變得輕鬆休閒了。這裡其實並非皇室真正居住的地方,而更像是白天消閒解悶的地方,有很多雜七雜八的建築,形式上不那麼規整了。例如這座看上去象臥室卻感覺冰冷的地方是王子們受割禮之處。
最裡面的巴格達宮,一邊是碧藍而深沉的波普魯斯海峽,一邊是各大清真寺為代表的天際線。這裡是蘇丹靜養的地方,的確心曠神怡。另一處葉里溫宮正在裝修,只能從門口的洗手池一窺其貌。皇帝真正住的地方其實是著名的後宮。
第一一八九節 水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