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與良弼兄相熟破山堂之人前來探尋,再由他來婉轉提醒,破山堂內部與大長老理念不同者,再未有絲毫表示,便是怨不得他人了,那時候破山堂一有異動,我方便即全面開戰,不能再有絲毫憐憫之心了!」
一抹狠厲在晗昱仙帝兩眸中閃過,「萬事不能兩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理,在事關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更是棄之如敝履之物!此時對待敵人寬厚過甚,便意味著今後會有更多仙人性命難以保全!事關生死之事,取決在於仙人自身,再不能悟會其中機宜,只能怪自身取捨念想之愚鈍了!」
五方仙帝也是說道,「寧可錯殺,不宜放過,固然有其道義相悖之處,但卻是符合道法之完整趨向!況且我等也非盲目妄殺,只要不親自參與到對抗中來,自不會傷其性命!」
即使樂聖仙師這般以寬容教化為道者,也是深嘆一聲道:「道於萬事萬物中,以百態存於自然,其中既有長遠與寬闊一面,也有大道悖亂後的天威懲戒!對於某些心中道義淪散,士不知學卻又抱獨守殘者,略懲警戒,將更多迷失之人引回到倫理綱常軌道中來,有時候也是萬分無奈之舉!」
光幕中,興賢仙帝陷入短暫頓悟,旋即歡喜地手舞足蹈:「我明白了!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一個公字在心即可,天道只在乎結果,而不會強求其中是非取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樂聖仙師甚是欣慰的向興賢仙帝點點頭,「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既是重責擔身,故是非舉措何種施為,全在於本心,妄念亂行皆是與大道相違之舉。施妄者,亂之始也,以世間諸般道念神輝湮滅亂行,便如同萬般惡行被施妄者加持己身。
「執念持之於本心,何種施為,皆是欲救淪落於窮巖斷壑之中者於水火,哪怕此舉為世所嗤笑謾侮又能如何?既篤志大道,故無需遙兮虛名,水靜以平,不著於相,方能大道有成!」
在場中人心中均是震撼不語,這些道理他們心中也是明了,卻是無法用言語來具體描述,也無樂聖仙師這般理解通透,仙師如此三言兩語,便將其中最為韜隱玄朴寓意理順闡釋清晰,更是他們遠遠不能做到之事。
莫要小看了此種道理詮釋,它既是道義的闡明弘揚,亦是對於天地自然感悟的引領教化,仙人們對於天地感悟往往恍似霧裡看花,能感知到天地自然高絕,卻總覺終隔一層望不真切。
此種若明若暗模糊感知,若是未有引領教化加持,也許會永遠有花似霧中看之感,自然不能將其中道蘊寓意理解明晰,但有了道理詮釋略略數語,便極有可能於恍然中茅塞頓開,閉塞的思路與感知,便是由於得到了此種事物啟發,豁然通順。
所以講,此種道理詮釋,去作用即如醍醐灌頂,亦似渙然冰釋,可使認知與感悟柳暗花明之時豁然開朗,又有撥雲見日般地心間天地四時顯現。
而能夠作出此番詳盡而頗有說服力闡釋者,天地間所存寥寥,而此時他們眼前便有一位,這便是能夠被仙界絕大部分仙人所認同的樂聖仙師。
此時,樂聖仙師之語亦于澄澈空靈中緩緩道來:「法天象地,萬物隨緣而生隨緣而滅,其中有吉兇相輔相成,萬物籍化,便如吾心澄明,既似秋水一泓,更是素心滿盈。道源既判,降本流末,悟其真者,因真修真,內真而外真自應矣。識其妙者,因妙造妙,內妙而外妙自應矣......」
他口中念念不絕,自己心神也深深沉浸在道之意境中,更使得在場中人漸趨不可自拔。
不見樂聖仙師唇動,但聞大道之音滾滾如雷,天地仿佛亦為之折身,只見那一方空間內清氣繚繞,白雲駐留,霞光橫貫,彩虹環身,眾人胸中五氣不由自主從胸前升騰而起,在頭頂結成一片雲氣,如同雲里看花,模模糊糊,不得分明。
眾人沉迷其中,卻不知太乙樓之外天地間異象衍生,大道之音如雷霆滾滾,激盪起虛空深處雲海雲捲雲舒,飄渺清氣繚繞三千里,天際氣象萬千變幻中,有萬道霞光橫貫天宇,似有隱隱聖氣凜然而至,化作渺渺氤氳之氣暈盪在廣闊天地間。
汩汩神音妙語猶如大道之海,繚繞出晦澀深邃造化法則符文無數,大道神韻蒼莽雄渾卻又深遠模糊、飄忽不
第八百八十八章汩汩神音妙語猶如大道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