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紅外線視覺,主要是針對無光環境。
但感知之風也不能放棄,其「透視性」依舊無法取代。
此外,算力領域不是簡單的偵查領域,得具有採集信息、鎖定目標、破解對方攻擊、引導自身攻擊等手段,還要和自身掌握的各種攻擊技巧相輔相成。
好在楚飛知識根基紮實,算法什麼的不缺。但如何組合、採用哪些算法,就需要不斷試驗了。
也許每一個算法都很優秀,可組合一起卻能引起各種bug,標準或單位不同導致的不兼容、報錯、延遲、崩潰、數據丟包等等,這些在科學研究中都是老生常談了。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強大的知識根基外,就只能用笨辦法――實踐,瘋狂的實踐。放在計算機虛擬空間中,就是瘋狂的運行,一次又一次,並不斷代入數據。
在服務器龐大的算力支撐下,楚飛每秒都能完成數百次檢驗。
在這一次次瘋狂的運算中,楚飛的算力領域、真正的算力領域,終於成型了。
但這個成型,只是在計算機虛擬空間中推演完成,還要落實到宇宙腦中。
好在不需要重構宇宙腦,只需要調整一下就行,稍微優化一下時序。
構成算力領域的各種算法、數據架構等,楚飛的宇宙腦早就具備,只需要優化調整就行。
在調整算法結構後,主宇宙腦算力也得到優化,略微提升了5%的樣子――提升都不到10%,只能算是優化,而做不到疊代。
然而考慮到楚飛主宇宙腦本身就有2361萬分的基礎,5%提升了約120萬算力。現在主宇宙腦算力達到了2480萬算力。
等到早上7點左右,楚飛睜開眼睛,走上甲板。
走動中,楚飛已經完成了對算力領域的檢測。
【算力領域1.0:
覆蓋範圍:0~500米半徑;
解析度:十米內1毫米,百米內1厘米,500米內10厘米;
全局刷新頻率:60~6.5萬赫茲;
局部刷新頻率極限:18萬赫茲;
消耗算力:大於等於200萬算力;
能耗:10~150卡/秒;
全局最佳組合:300米半徑、2厘米解析度、2萬赫茲、80卡/秒,算力800萬;
局部最強組合:30米半徑、3毫米解析度、15萬赫茲、120卡/秒,算力800萬。
最低運行標準:500米半徑、解析度20厘米、160赫茲、25卡/秒,300萬算力。】
看著檢測數據,楚飛仔細分析:能耗這個可以忽略,這點能耗對現在的自己來說,真的不算啥。
算力領域,全靠算力支撐。所以算力領域運行的時候,只有最低沒有最高;極限情況可以氪金,將算力推到九位數。
至於所謂的解析度,指的是最優解析度,比如百米內解析度上限一厘米,至於設定2厘米、5厘米,那就隨便了。
而所謂的刷新率,可以看做動態視覺。
最後總結的三組數據,指的是「有實用價值的組合」,沒有實用價值的不算。
局部最強組合的範圍,剛好和現在的真元領域相當,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真元領域就是宇宙腦直接控制的極限,這個範圍內是楚飛的領域空間所在,是巔峰戰鬥力所在。
最低運行標準可以作為「被動警惕」之用,全局最佳數據可以看做「主動偵查」手段。
放眼看向四周,世界似乎被數據所籠罩。溫度、風速、陽光強度、人員速度、運動方向等等,無數數據從楚飛「眼前」刷過――其實都是宇宙腦計算完成後,呈現在「眼前」,是渲染的效果,為了更加直觀、更加高效。
從住處走到甲板上,不過兩百米距離
第七五四章 弱法則:算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