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夏還忙著全球搞宣傳時,由姚箏導演的《國家寶藏》也播出了。
在華夏,文化類的綜藝是有特殊地位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而且這些並不是死的文化。
作為唯一未斷絕的古文明,這些古代文化至今仍然體現在華夏的方方面面。
比如楚省博物館的「雲夢秦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對古人來說,拿來陪葬的一定是墓主人生前最喜歡的東西。
像極度奢華鋪張的曾侯乙,陪葬了一萬多件物品。
包括成套的青銅樂器、酒器,他的天然冰箱和烤盤,五百多套玉器,十幾個樂工,還有兩隻狗,讓他在另一個世界也能繼續享受。
但一個叫做「喜」的秦代公務員,沒有陪葬任何世俗意義上值錢的東西,而是選擇和自己的工作筆記——各式各樣的竹簡一起長眠。
這種覺悟堪稱大秦天選打工人,秦始皇知道了高低都得給他評個勞模。
當這些竹簡出土時,對華夏人來說,並不是死的文物,而是確確實實可以閱讀的。
在「書同文」之後,文字幾乎未斷絕的華夏人,並不會像當代的K國人一樣,連幾十年以前的書籍報紙都看不懂,只好在奇怪的地方到處找存在感。
每一項詳細的規章制度、法律條文,不僅能看懂,甚至能想像到當時龐大的大秦帝國是怎樣依賴於這些條條框框運轉起來的。
而林夏她們做《國家寶藏》這檔節目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文物像雲夢秦簡一樣,再一次活過來?
讓觀眾意識到它們是如何誕生的,當時的人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打開格局。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她們就是要從今月去復刻古月,追尋這份文化紐帶的脈絡。
不過這種節目一旦做得不好,挨罵就是必然的。
選秀做得稀碎,除了粉絲沒人在乎,但是國寶類的綜藝要是搞砸了,怕是要被天天刷滾出娛樂圈了。
這是逐光的第二檔S級綜藝,有文藝協會和央視把關,質量不用擔心。
但林夏就擔心太嚴肅死板了,於是開始瘋狂搖人,既搖明星,也搖曲神。
她打算借著文藝協會的招牌,去邀請這個時代藍星的曲神們一起參加,作為一種嘗試。
背靠官方的好處就是,僅靠自己的人脈很難請到的人,很容易就可以聚在一起。
有文藝協會和央媽牽頭,自然是一路綠燈,林夏的人脈瞬間大爆炸,最近一段時間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論是哪個領域的曲神,流行、古典還是民族,都參與了進來,由林夏這個年輕的音樂總監來統籌。
這個節目的音樂風格,既要體現綿延千年的恢宏歷史,又要加入年輕現代的風貌,這恰巧是林夏最擅長的。
古時的華夏,「禮樂」就是重中之重。華夏音樂從古至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後面陸續吸收了許多中亞的樂器和音樂元素,形成了自己的新風格。
林夏現在的理念也是,不拘泥於古譜、古樂、五聲調式,只要能表現出華夏底蘊就可以,她確實有一股子氣勢,要把世界的也要變成民族的。
琵琶起源于波斯,揚琴來自於兩河流域,但早就已經本土化了,同樣的,西洋樂器、電子合成樂怎麼就不能用來搞國風呢?
她掀起的這股國風熱潮,讓很多知名的作曲家和曲神躍躍欲試。
林夏熟悉的顧青、李文州,甚至連曾經有過爭榜風波的李一舟也想要參與進來,國風也是他們都想嘗試的新方向。
從這個全明星豪華陣容來看,《國家寶藏》就沒有失敗的可能。
參加節目的是九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明星都是一線,配樂更是出自華夏的各位作曲家和曲神之手。
唯一的缺點就是華夏的國寶實在太多了,一季實在是放不下
不過順利的話,這檔節目還會一直做下去。
乘著國風熱潮的東風,這個陣容再加上央媽出品的神級海報和文案,讓觀眾對《國家寶藏》的關注度很高。
比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