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謝逸塵當年每逢有將士戰死就在雍州城設下靈棚痛不欲生大哭的手段差了些,主要是他知道,巡撫大人在城中吃一碗粥,回了府邸照樣喝著流香江上六十兩銀子一壇的玉庭春聽曲。
不過一路從京都到武威城,青槐關守軍也好,或是郭奉平、柳同昌麾下的兵士也好,倒是誰都沒攔著元璽皇帝的聖旨,奉命傳旨的中年太監戰戰兢兢到了武威城,短短几天時間瘦了快十斤,只是沒敢提那道聖旨已經被人看了五六次。
旨意是傳給涼州巡撫、都督二人,命他們全力配合楊長生,不惜一切代價收攏謝逸塵舊部邊軍,兩人倒是立刻就擺出了態度,聲稱武威城一應權柄都可以暫時交給楊將軍統制,楊長生沒有傻到看不出這是陽奉陰違,表面上答應,私下裡卻開始琢磨別的法子。
奇怪的是,在這種哪怕是有治國能臣之稱的首輔楊公都會覺得棘手的情況下,竟然不斷有物資從各種或明或暗的渠道湧入武威城,照楊長生換了裝束在城中閒逛所見,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平日裡奇貨可居的稀罕物件,古玩字畫、名貴玉器,要價都不算離譜且每況愈下,只是很少有人上前問津。
楊長生咂摸出些味道來,覺得這是豪門大戶開始拿出珍藏換真金白銀,面對此等百年難逢的機遇有人歡喜有人愁,巡撫大人反正是很高興,暗地裡派府上家丁趁機受夠了不少好東西,而且沒有支出多少銀子,是拿一頂頂大周的官帽換來的。
一頂七品帽子,能換白銀萬兩,這買賣做得硬是讓楊長生都嘆為觀止。
也是由此受了啟發,楊長生想到一個人,既然自己孤立無援難以成事,為何不去尋求司天監那位年輕觀星樓主的相助?要知道,陳無雙做生意的本事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據江湖傳聞,他至今都沒有虧過本。
就在楊長生琢磨怎麼才能跟陳無雙取得聯繫的時候,他在武威城一處豆腐花攤子遇到了一個年少老成的讀書人,自稱叫做周敘,祖籍中州,曾在京都城國子監念過幾年書,武夫出身的楊將軍雖說稱量不出他到底有多少學問,但此人的談吐尤為不凡。
萍水相逢,同在一張矮桌上吃了碗豆腐花的交情,還是楊長生掏銅板結了賬。
周敘吃相不難看,但速度極快,一碗豆腐花三五口就下了肚,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嘴唇,第一句話就引起了楊長生的興趣,「將軍何必煩惱,豈不聞詩家有言,莫愁前路無知己?」
楊長生皺了皺眉,抬眼盯著面前衣裳很舊的讀書人,問道:「你認得我?」
周敘輕聲一笑,念出那後半句詩文,「天下誰人不識君?」
正四品的靖遠將軍微微苦笑,要說是天下誰人不知撥雲營的話倒還合理,別說天下,這座武威城裡顯然就沒人拿著他孤身而來的楊長生當回事,「相逢是緣分,兄台這一碗豆腐花,我請了。」
說罷,楊長生就作勢要起身離去,他意識到此人或許是某一方勢力有意接近,不願意橫生枝節。
不料這落魄書生卻道:「在下姓周名敘,雖說確實是囊中羞澀,但跟將軍的緣分可不只這一碗豆腐花,將軍不用太過心疑,眼下武威城沒人會盯著你在做什麼,他們的心思都用在暗地裡招兵買馬上,這對將軍或許是個機會。」
楊長生頓時一愣。
周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伸手指了指面前的空碗道:「周某厚顏,身上的銀子都用來買了一匹劣馬和幾卷古籍,如今半個銅板都拿不出來了,從昨天餓到現在,還想再吃一碗豆腐花。」
楊長生深深看了他幾眼,隨即打量四周,以他四境的修為自然能察覺到附近確實沒有人盯梢,於是點了點頭,讓店家再盛兩碗豆腐腦來,外加幾個剛出爐的燒餅,一頓飽飯能換來些自己不知道的消息,他覺得很實惠,「哦?周兄是說,武威城有人在暗中招兵買馬?」
周敘小口小口咬著燒餅,細嚼慢咽,等嘴裡的東西都咽下去,才笑道:「將軍以為,巡撫大人真是看不得流民挨餓受苦才開倉放糧?他這是兩頭坐著無本的買賣,一頭開大周的倉、放大周的糧為自己收買人心;另一頭賣著大周的官帽子換些值錢的物件,再讓人拿去楚州岳陽城換銀子,最後拿銀子換成效忠自己的兵馬,嘖嘖,能當上正三品的紫袍大吏,委實是個有本事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換一頂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