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的存在。
人心本是肉長的,不可能不偏心。
即便都是親生骨肉,也是如此。
這是李治的家事,陳青兕也不方便管,只能說道:「沛王天縱奇才,同等年紀,臣是萬萬不如。他人成就定在臣之上」
儘管李治知這是奉承之言,卻也是高興的哈哈大笑。
武皇后眼眸深處卻閃過一絲鄙夷,藏著一副怎配與我兒相提並論的意味。
李賢卻很是謙虛:「李賢若能有先生十分之一,便已知足。」
四人入座。
李賢很快就藏著陳青兕問一些自己在課業上的問題。
陳青兕也耐心的回答,這些年他頂著大儒的身份,品評人家的文章,往來的大多都是歷史上知名的文人墨客。
陳青兕自己的學問也得到了充實,對於李賢的問題都能從容作答。
而且陳青兕所掌握的後世知識是融入血脈的,儘管深入了解了這個時代,卻也沒有丟掉記憶中的知識,而是將兩者融合,能夠讓這個時代的人理解接受。
故而儘管陳青兕的文學功底不深,與之往來的人都將之歸為年少清貧,聖賢書讀的少的緣故,但聖賢書之外的東西卻不輸給任何人。
這種情況在程朱理學出現以後,是不被世人接受的。
但大唐以包容著稱,卻無問題。
李賢也從陳青兕這裡聽到了一般先生教不了的東西,眉飛色舞。
陳青兕在指點李賢的時候,李治、武皇后都沒插話,而是在上席聽著看著。
陳青兕在帝後的注視下也不覺得有壓力,只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李治眼中含笑,而武皇后的臉上雖然在笑,眼中卻有著一股莫名的擔憂。
「先生說的太好了!比李賢的幾位先生說的都要好,要是能拜先生為師,常聽先生教誨,就好了。」
李賢機敏,這話明顯是對李治、武皇后說的。
武皇后眼中的擔憂更甚,甚至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李治,有些擔心他會答應。
李治自然不會答應的,儘管偏愛李賢,可他卻沒有換太子的想法。
陳青兕若成為李賢的先生,那李賢將會徒增一大筆的政治資本。
李治是經歷過李承乾與李泰的鬥爭的,不會重蹈覆轍,說道:「陳先生乃朕的肱骨之臣,處理的是國家大事。哪能分心教你學問,朕給你請的先生,論及文學功底,也不比陳先生遜色。」
李賢一臉遺憾,武皇后明顯鬆了口氣。
陳青兕又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覺得武皇后很反感自己跟李賢在一起。
自己好歹也是廟堂的文儒領袖,儘管文化功底確實不夠紮實,卻也不至於被嫌棄吧?
陳青兕有些奇怪,若有所指的問道:「沛王聰穎,詩文功底同齡人鮮有可比者。只是莫要一味崇文,還需練習騎射。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御之重,可不輸書、數。」
李賢小聲道:「先生放心,母后對李賢的學業很是重視,君子六藝,日程排的滿滿當當,從不懈怠。每日與父皇、母后用膳,反而是最空閒的時候。」
陳青兕眼光流轉,若有所思。
陳青兕還沒有吃飽,李治也差點意思。
李賢年少吃的不多,武皇后女子亦是如此。
兩男人還未吃足,武皇后便申請領李賢下去休息了。
陳青兕目送兩人離去。
李賢戀戀不捨,向後眺望,武皇后卻拉著他快速離去。
李治笑著說了一句:「皇后對於沛王過於溺愛。」
陳青兕回道:「沛王聰慧機敏,身為母親,多寵愛一些,也是正常。」
李治點頭默認,他自然覺得也該如此。
第八十一章 武皇后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