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幄的人。他迎到客廳門外,見禮開口就稱「郭都點檢」。
郭紹頓時明白他一直在關注形勢。當下便抱拳寒暄道:「劉公在此住得習慣、可缺什麼東西?」
「郭都點檢親自到訪,有失遠迎。」劉仁瞻從容地笑道,「日子倒是挺安生,老夫這兩年都胖了不少,就是無趣了點。請!」
郭紹隨他進屋,當下趁機說道:「劉公既然覺得無趣,何不受個官噹噹?先帝雖已不在,太后同樣不吝封賞。」
劉仁瞻坦然道:「早先老夫已表示過心跡,劉家深受南唐國主之恩,實在無法棄主求榮。而今苟活於世罷了。」
郭紹聽罷,情知難以說服……特別是年紀較大的人,認定了的事就非常頑固。當年讓他活下來也不容易,大概也是因為人有本能的求生欲。
郭紹只好轉移話題,問道:「周軍若攻滅南唐國,劉公以為戰後大周該如何治理,可有什麼諫言轉告太后?」
劉仁瞻想了想道:「不能嗜殺失民心,政令、律法、稅賦也最好不要改變太急。」
郭紹聽得這番話和王朴所說的維持現狀的權宜之計很相似,當下便拜道:「劉公雖已賦閒,今日一席話仍對南唐**民有德行。」
劉仁瞻又不禁說道:「郭都點檢這番話,仿佛攻南唐國如探囊取物,老夫倒是覺得恐怕沒那麼容易。蜀國難在道路,南唐卻堅不在大江之險;蜀國人數十年不知兵,但南唐國斷斷續續打仗沒消停過,君臣同心同德,並非不堪一擊。」
郭紹不想在他面前吹噓,反而附和道:「國家穩固不在山川之險,而在德政人心,劉公之言甚有道理。」
劉仁瞻聽罷頗有些動容:「只嘆不能同朝為臣。」
「也許會有機會的。」郭紹笑道,「南唐國主若到東京為大周之臣,劉公便可與南唐國主一道歸順,不就沒有君臣恩怨之說了?」
劉仁瞻不言語。
郭紹見狀,覺得他剛才和自己挺談得來、不想破壞氣氛,當下又問:「劉公還記得林仁肇這個人?」
「林虎子。」劉仁瞻恍然道,「此人是個好漢,不過根基太弱,起先只是閩國武將的家奴裨將,又滅了國,老夫等想提拔他也無法一蹴而就,後來潘承佑才舉薦他,有了立功的機會。」
郭紹又詳細地問:「潘承佑何許人?」
他把一些細枝末節都問了一遍,倆人談論了好一陣,郭紹這才告辭。r1058
...
第四百一十章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