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然後藉助他們再引流大學生,最後是普通用戶。
這是狐疑的玩法,產品借鑑quora,打法借鑑狐疑。
再後來吳世強不讓創業者見他,他去找創業項目。
此時鵝問背後的騰訊,靠著快速增加的用戶數成功吸引到了吳世強的關注。
他到燕京網吧去轉悠一圈之後,發現鵝廠名下qq幾乎每一個上網的人都在用。
這迅速引起了吳世強的興趣,他已經和騰訊聯繫上了,並且買好了星期三的機票。
至於中關村的創業者們為什麼會相信新興投資背後的控制人是周新?在這個沒有企查查的年代。
這是因為周新的quora個人主頁上,用中文寫著新興投資創始人。
加上吳世強辦公室里他和周新的合照,二者結合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回到舊金山發布會現場,周新繼續說:「在我要把quora賣掉的消息傳出後,我的quora賬號私信欄要爆炸了。
本來我每天就能收到上萬條消息,在消息公開後的那幾天,我每天的消息欄都是五萬條。
絕大部分都是quora用戶在和我說他們多喜歡多喜歡quora,勸我別賣掉。
說換成是大公司來管理quora,他們只追求盈利,從來不會考慮用戶的感受。
現在jerry和比爾就在台下,比爾,jerry,我相信伱們不會對嗎?」
攝像頭同時給到二位,周新背後的屏幕出現兩張大臉。
楊致遠心想,沒說有這環節啊。
他和比爾尷尬點頭。
周新繼續說:「看,他們承諾了,有我們現場一萬兩千名quora用戶共同作證。
好了,不開玩笑,賣出去之後你們要怎麼經營是你們的事,我不會也沒有權力干涉。
我在看到這麼多人挽留我的時候,我內心對自己說:兄弟,我想你大概做的不錯,這麼多人都想讓你留下。
但是一段旅程是有終點的,我能夠陪伴quora的日子也是有限的。
在我手裡quora到了一個瓶頸,靠我一個人的努力,很難突破這個瓶頸。
我相信無論是雅虎,還是微軟,都能更好地在我搭建的基礎上,幫助quora突破這個瓶頸。」
台下響起大量的竊竊私語。
周新繼續說:「但在我離開之前,我需要發布quora的最後一個功能,最後一個由我研發的功能。
我一直在想,quora是什麼,我現在意識到quora是一個媒介,每個人在quora上都能成為一個媒體。
你的回答是在向所有關注你的用戶,以及會看到你回答的用戶傳播信息。
和網絡社區相比,quora增加了用戶之間的粘性。
如果你有一百個關注者,那麼你是一家校園報紙;如果你有一千個關注者,你是一個鎮本地的媒體;如果你有一萬個關注者,那你能影響一個小一些的城市;如果十萬個、一百萬個甚至是一千萬個又會怎麼樣?
等到你有一千萬個關注者,我相信你的影響力能夠和紐約時報媲美。
所以既然quora讓用戶成為媒體,那為什麼quora不自己做媒體?
因此我們推出了quora金選!」
這是類似知乎日報和知乎鹽選的結合,阿美利肯人更能理解淘金,所以用的是金選。
鹽選老外品不出這個意境。
周新在台上踱步:「quora金選每三天發布一期,會匯聚這三天裡整個quora點讚數最高的回答。
不會重複選取同一個問題下的不同回答。
比如a問題有兩個回答,排名第二的回答,比b問題排名第一的回答點讚數還要更高,我們依然不會選擇a問題里排名第二的回答。
整個quora金選由20個回答組成,我們內部測試過,這大概是一份紐約時報的內容量。
裡面16個回答是按照贊同數排序和問題不重複生成,其中4個問題是根據你的喜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