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的村莊。村民多姓崔。雖然位於京畿,但是地理位置非常偏僻。
日常村民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非常安逸。
今天村莊內,卻來了兩位迷路的漢人員外。來到村中討要水喝,被村長崔金山熱情招待。
崔金山引了員外來到自家青磚瓦房內小坐,讓小兒子去沏了好茶招待。隨即,他抬頭對兩位員外說道:「二位員外要回去遼東,卻來到我們這偏僻的地方,真是過於離奇。」
兩位富商正是微服出巡的吳年、呂聲。二人身上穿著尋常漢人員外的服飾,也收斂了一身氣勢。
一般人的見識,倒也看不穿他們的身份。
吳年放下茶盞,笑著說道:「我們也是第一次來到高句麗遊玩,帶的人也都是遼東人,沒有個嚮導。不熟悉地形,所以才迷路了。」
「多謝先生招待。」呂聲也放下茶盞,抱拳行禮道。
「原來如此。」崔金山點了點頭,露出釋然之色。然後抱拳還禮,說了聲「客氣」。
吳年、呂聲心裡頭很滿意,如崔金山這樣的人,是一座村莊的大人物。也就是百姓基層。
他的態度基本上可以代表一座村莊百姓的態度。
因為基層百姓是很難接觸到外邊信息的。相反,崔金山這樣的人可以經常出村莊。
他說什麼,村莊百姓就信什麼。
崔金山對他們這兩個來到高句麗遊玩的漢人員外,態度很客氣。也就代表這座百姓對漢人的看法。
而且崔金山會說漢語,讀過書。
這態度也意味著,代表民間讀書人對於漢人的統治,比較友好。
雖然與中原分隔千年,但小宗還是小宗。
高句麗以小華夏自居,與蒙元這等粗鄙蠻夷還是不同的。
崔金山身為村中名望,一輩子沒有出過平壤府,對於漢人遼東很好奇。他問道:「二位員外。聽說現在遼東還在打仗。情況怎麼樣?」
吳年回答道:「將軍的四府之地,堅如磐石。之前戰況是有些激烈,戰兵死傷很多。但是隨著將軍在高句麗戰勝,而扶桑海軍撤兵襲擾高句麗北方將軍治下土地。遼東的戰況就平穩了許多。楚國人、蒙元人沒有持續高強度的進攻。」
「畢竟久攻不下,軍中會生出厭戰情緒。」
「蒙元人、楚國人也得考慮戰兵的士氣。」
崔金山點了點頭,露出欣喜之色,說道:「這就好啊。遼東江山穩固。將軍就能在京城久留,選擇時機與李太后決戰。」
「這是我們的福氣。」
吳年與呂聲對視了一眼,齊齊露出笑意。然後他故作猶豫,不解問道:「恕我直言。我家將軍攻打高句麗,滅亡金氏王朝。為什麼先生還有許多高句麗人,反而支持我家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