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一個混蛋,但是他對百姓極好,而且不分遼漢,常常出臺一些善待百姓的政策。
所以歷史上給了他一個很中肯的評價「省徭輕賦,人樂其生」。
這聽劉廷高說會失去人望,耶律璟又有些動搖了。
韓匡嗣心底暗恨,說道:「劉刺史不也是北遷之人,難道也對我大遼心懷不滿?」
劉廷高瞬間色變,忙道:「臣不敢,臣不敢忘卻太宗皇帝知遇之恩。」
劉廷高本是一名薊州無終縣很普通的教書先生,遼兵打草谷的時候將他擄掠到了上京。
劉廷高發現他們這些給契丹擄到上京來的百姓,並沒有受到任何虐待。
契丹人很友善地給他們田地,還幫他們蓋屋子讓他們住,甚至會根據他們的人數比例來給他們所住的地方命名。
就比如說他所在的縣就叫無終縣,因為給掠奪來的無終縣的百姓居於多數。
劉廷高因文采不錯,契丹人直接讓他當上了縣丞。
這莫名其妙當上了在遼漢人的官,劉廷高累積了不少管理經驗,最後還給遼太宗耶律德光看中,步步晉升,當上了順州刺史。
故而韓匡嗣說劉廷高是北遷之人。
劉廷高不敢再說,遵命而行。
走出府衙,劉廷高越想越不是滋味。
相比當一個教書先生,現在高居地方刺史的位子,劉廷高自是心滿意足,真心為契丹效力。
現今局勢惡劣,耶律璟有北上之意,劉廷高也打算舉家遷往上京,踏踏實實地當一個在遼漢人。
可韓匡嗣此招有傷天和,已經觸及了劉廷高自身道德的底線。
韓匡嗣說得是天花亂墜,那是忽悠蠢蛋的。
契丹在政策上對於漢人確實不差,甚至可以說百姓之間,一視同仁。
劉廷高也知道,如果三州百姓真到了上京,安居樂業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問題是怎麼去呀?
當年他給打草谷的契丹人擄掠至上京,四百來人,途中就死了一百八十多個。
要知道契丹擄人選擇的都是無病無災的成年男女。
順州、檀州人口不多,但薊州可是大州,三州百姓有二十幾萬人。
如此大規模地遷途,幾千里地,一路上道路艱險,糧食水源又如何解決?
真正能夠活著到上京的,又有幾人?
這跟屠殺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