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質化特別嚴重,然後豆瓣評論基本都會有「印度敢拍這種題材我國永遠不敢拍」!
這種題材至上的評判標準真的不能理解,好像不夠文藝不夠反社會就不能是好電影了!
《摔跤吧,爸爸》上映之後,憑藉高口碑,票房一路逆襲,但大家討論的熱點都不在摔跤或電影本身,相反話題一直圍繞著「印度多落後」、「印度女人沒人權」,就跟當年的《秋菊打官司》一樣嘛,骨子裡我們認同的並不是電影本身。
雖然它是不錯的作品,但一個國家的電影體系全是類似這種電影的的話,太可悲了。
……
「下個月十三號,白玉蘭獎,你必須要出席,《武林外傳》提名了最佳編劇,最佳電視連續劇還有最佳女演員,對了,還有組委會特別獎…」
一天的拍攝結束,平平從京城飛來,公布了一下小白接下來的日程。
「除了白玉蘭六月,上影節開幕,你是嘉賓…」
「等等,我怎麼成嘉賓了?」
「…《藥神》不用宣傳?你都半年沒有露面了!」
「…」
上影節的最大作用就是宣傳作品!
上影節已經是名義上的全世界最奇葩的影展,與其說是國際電影節,不如說是華語片大賣場。
重中之重的主競賽單元,完全不受媒體和觀眾待見,即便有希區柯克全集和法國新浪潮諸多大師的經典展映,也登不上主辦國的文娛版塊。
但是媒體還是會報道,畢竟是電影圈的主流盛會!
從來都是這樣,沒有人關注競賽影片的內容,主創的訪談揭秘,影評只有寥寥幾篇,且找不到令人驚喜的觀點。
對了,去年,大概是為了博版面,一次性頒了三枚最佳男主角…
看得出,上影節在努力操辦,想讓自己成為地域性的電影節!
這幾年,隨著內地市場的壯大,上影節借著紅利,倒也確實有不少國際導演參加。
今年受邀的大導演更多,馮曉剛、管唬、陳可欣、伍迪艾倫…
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堆的媒體跟蹤報道,這對電影的宣傳肯定是有利的!
「行,我安排一下。」
按目前的進程來看,差不多還有十五天,電影就拍完了,時間很充裕!
「還有…」
「還有?」
「…你都半年沒露面了,這部電影拍完,你需要接受幾篇專訪!」
「我一導演,露面幹嘛?我又不是馮曉剛,逮誰噴誰,我今年就老老實實拍戲,別給我接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活動!」
小白很不滿,直接拒絕了!
「華語電影傳媒盛典、亞洲電影大獎、大學生電影節,這些你可都是受邀嘉賓!」
平平說了一堆,小白擺了擺手:「跟我無關,我現在只想安安靜靜把《藥神》拍完,對了,《老中醫》那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