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解囊輸金。許多年下來,募金何止百萬?」
齊敬之目露奇光,一邊打量木球使者,一邊點頭道:「當初提到真覺禪師,你還賣了個關子,想來禪師能成為福崖寺名聲最響的知客僧,便是這位木球使者出了大力。」
「難怪世人皆說,客不離貨、財不露白。不過是般般和虎禪一番打鬧,散落了些許買山錢,竟就引得彭氏和福崖寺兩家紛至沓來。」
說罷,齊敬之便朝般般和虎禪使了個眼色。
兩個小傢伙何等機靈,立刻撲向桌上的買山錢,齊心合力往虎君玉盒裡猛塞。
驪山廣野見了卻是搖頭,顯然是覺得兩個貪財的小傢伙在做無用功:「奉錢童子到此,彭氏族人定然就在左近;木球使者既至,真覺禪師同樣相隔不遠。」
「這兩家在都中都有不小勢力,既然兩個小傢伙捨不得買山錢,世兄不妨將用處不大的楓香脂、空青等諸般奇物拿出來與這兩家交換,有小弟從旁見證,保證世兄不會吃虧。」
早在歇馬棧時,驪山廣野就曾建議齊敬之搭上真覺禪師,將楓香脂所凝聚的奇香寶石供於佛前,換取一些在國都行走的便利。
此時聽他舊話重提,齊敬之也不猶豫,當即手掌一翻,已是取出了一個青銅瓿,瓿蓋上盤著一條青銅蛇,蛇身中蘊藏的山韻之盛,比之桌上的買山錢多出何止百倍。
真要說起來,當初麟山中的錢蛇除了有小部分死在了月母神廟,其餘大部分都死在了上清大洞三景靈壇之中,後者身上的銅綠和山韻都便宜了空青屍,變回了普普通通的古銅錢,反倒是月母神廟中的少量買山錢無暇收拾,反倒有山韻留存,著實是用一枚少一枚。
與此同時,齊虎禪不用大兄吩咐,已是從虎君玉盒中抱出了一個癭樽,百般不舍地擱在了桌面上。
就這麼一小會兒功夫,山外方向已是悄無聲息地多出了兩個身影,卻是一個老僧並一個道裝少年。
老僧的鬚髮已然全白,身形魁梧、寶相莊嚴,手持一串白玉念珠,身上一襲大紅袈裟,金絲織就、寶光燦爛。
齊虎禪見了對方這等醒目豪奢的賣相,又低頭瞧瞧自己身上樸實無華的虎皮僧衣,臉上便露出艷羨之色。
至於老僧身側的那個道裝少年,看上去年紀不足二十,容貌俊美、氣質清爽,頭戴一頂淺青色的圓角道冠,肩披一領淺青色的圓角帔帛,腳著一雙青色的圓頭鞋。
他身上那件繡滿五銖錢暗紋的道袍尤為奇特,也不知用的是何種布料,竟是輕細如霧,絕非齊絝魯縞可比。
這樣的兩個人聯袂而來,著實引人注目。
道裝少年還離得老遠就拱手為禮,朝驪山廣野笑道:「可是廣野賢弟當面?許久不見,你這個驪氏的赤火彤魚兒生得愈發圓潤了!」
不等驪山廣野回應,那道裝少年又看向齊敬之,更準確地說是看向他手裡的青銅瓿:「在下彭元寶,見過齊營尉!若是彭某不曾聽錯、看錯,齊營尉手裡拿的是空青之精?」
「原來是他!」
驪山廣野向彭元寶還了一禮,同時不動聲色地小聲道:「此人是上清童子彭元寶,乃是彭氏小輩之中名氣最大的一個,怪不得能有三個奉錢童子隨侍左右。」
他了頓,又補充道:「世兄莫看此人對我說話時這般親近熱絡,其實小弟與他並不相熟。驪、彭兩家雖然俱是都中世家,平時卻並無多少往來。」
齊敬之微不可察地點點頭,旋即好奇問道:「哥舒氏血脈最純者被稱作紫髯碧眼兒,想來驪氏的赤火彤魚兒也是同理?」
驪山廣野聞言神情一僵,訕訕道:「這等稱呼都是幼時所用,世兄也就不必掛在嘴邊了……」
三言兩語間,彭元寶和真覺禪師已然走到近前。
其中彭元寶委實是耳聰目明,竟是哈哈一笑,主動解釋道:「好教齊營尉知曉,上清者,銅之別名也;元寶者,錢之銘文也!」
「在下承蒙家中尊長錯愛,有幸以此名號行世。又因上清二字與道門有緣,我平素便喜歡作道裝打扮,其實並非道士。」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齊敬之抱拳回了一禮,開口問道:「閣下聽說過齊某?」
第257章 上清童子、真覺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