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有利於提高日本產品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不必花費太大的力氣提升幣值。從實際情況上看,確實達到了效果,出口中國的商品比國貨雖然質量差點,但比較便宜。但日本方面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雖然價格便宜,但中國民眾因為中日遼東衝突的緣故,已經本能地排斥日貨,哪怕日貨便宜,也不會有人去買。愛國的商人,是自發抵制日本,不銷售、不批發,不太愛國的商人,也迫於形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即便有人不惜鋌而走險,隨即而來的稅務稽查、工商檢查等等都能讓其叫苦不迭。因此,日元貶值並沒有促成對華出口的擴張,反而因為相對華元的大幅貶值而大大增加了需要從中國進口大宗原料的工業的成本。
農業領域的增長雖然不像工業這麼引人注目,但發展也是實打實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了15%。特別是,原來移民屯墾的東北農業實現了大發展,效益一下子體現出來。良好的政策、較好的收成再加上全新開始的基礎,使得關外屯墾的農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有人做過對比,東北普通農民,只要勤勞肯干,家裡又不出現重大變故的話,通過5年的發展,其生活水平相當於原先江南地區的小地主。
工農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帶動了其餘產業的發展,無論是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商貿流通、醫藥衛生、教育科技、農林水利等各行各業都有了全面、飛速的發展,連帶著社會問題亦解決了不少。
原來江南普遍存在的流離失所問題,得益於持續擴大的經濟規模,無業人口被大批量吸納進入了各種行業的工廠,成為新生的工人階層;原來農村中普遍存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殘酷剝削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一方面,由於工業利潤的刺激和相對於農業的高效益,很多中小地主都將土地變賣,籌資發展工商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變賣的土地除了一小部分被其餘大地主吃進以外,其餘都以市場價賣給了佃戶,考慮到佃戶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一次性付款,央行和財政部在秦時竹的直接過問之下,設立了中國農業銀行,專門進行抵押放貸,通過20-30年的分期付款方式幫助農民購買土地。只要佃戶以農地作為抵押,同時按照6%的年息分期償還,他就能購買足夠一家耕作的土地。考慮到佃戶原先如果租種土地需要付出40%以上勞動成果的現實,那麼這類分期贖買的方式大大有利於他們。
這種分期付款的方式迅速在大江南北推行開來,既解決了土地問題,又解決了部分欲從地主轉變為工商業資本家階層的資金來源問題——帳誰都會算,投資農業,一年大約是15-20%的收益,投資工商業,收益率在40%以上,甚至能高達60-80%。
在另一方面,維持原來的固有剝削水平也相對不易。由於工業的持續擴張,除了無業居民被大批吸收之外,大量的佃農也被吸引到工人隊伍的大潮中去。1914年,全國工人及其家庭總人口數不超過2000萬,到1919年年初,按照規模以上的工廠數據統計就已超過5000萬人,這還不包括哪些尚未完全脫離土地,在農忙時操持農活,在農閒時進廠做工的半農民、半工人。要想維持租佃農業,就勢必只能降低剝削水平,實行減租,兩相對比之下,封建農業退出便成為不少人選擇的途徑。
國民黨嚷嚷了近10年的「耕者有其田」,在人民黨手中,沒有通過暴力和國家收購的方式便部分達到了目的,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端,但其積極性卻是世人公認的。孫中山就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承認:「兄弟原先對於土地問題的解決思路太過於理想化,秦大總統通過發展實業,推動農業改造升級的辦法才是真正切實可行的路子。」
1914年以後,特別是中日衝突以中方最後勝利告終之後,中國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都處於良性發展的互動中。一方面是國際地位提高、原來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陸續廢止,被侵占的權益逐次收回,對國民經濟的超經濟強制消失了,另一方面是得益於歐戰的東風,迅速擴大的需求讓工商業者在內的各行各業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