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他怕自己會吐了。
要是萬寧城裡那些傢伙知道這些,怕是要笑話死他。
按照之前張展所言,各家都分到了該得的糧食,老王家因為人口多,分到的也格外多。
只是小阿玉還沒登記在胡家村,按名冊是沒有的。
胡村長就忙說「官爺,這個小娃娃也是我們村的,因年紀小還沒來得及上戶籍,您看——」
其實,村里很少給孩子上戶籍的,尤其是7歲之前的孩子,經常養不活,立了戶籍雖然多一點保障,但也要多交一點春秋稅,大多人家都是不上的。
女孩更是不上,只等到嫁人時,娘家好的給她上個戶籍,或是直接去婆家上戶籍。
老王家是村裡的特例,他們家的孩子,都是媳婦一出了月子就趕緊去上戶籍,一點兒不耽擱。
「先按名冊辦事。」張展並不肯通融,但還是好心提醒道,「再過兩日,官道的雪就化了,到時再去縣城上戶籍。」
王傳滿忙道「好好。」
他們帶的糧食有限,要保證大多數人都能吃到糧食,尤其是有名冊的。
此後再看是否有富餘,再去統計沒有戶籍的人口,其次補助這部分人口。
胡家村的發放完以後,張展又帶著人和剩下的糧食去山陽村。
兩村之間有一個岔道,山陽村本該是先到達的,但張展私心想要多幫助胡家村,是以先來了這邊。
張展留下三個官差,讓他們先在這裡等候,他們順便要去調查易子而食的事,這事不處理妥當,始終是個隱患。
村民們領了糧食,都歡天喜回去,無論明天如何,今天必須先吃頓飽飯!
王老太太也緊緊拉著小阿玉,讓兒子孫子們把糧食馱回去。
「娘,今天得了賑災的糧食,我們煮乾飯吃吧!」小張氏趴在屋子裡,遠遠就開始喊。
「吃吃吃!」王老太太沒好氣地朝她那方大吼,「你是能坐起來刨,還是能走過來咽啊?煮乾飯也輪不到你的份,老老實實喝你的粥去!」
小張氏「……」傷患沒人權了唄。
話雖如此說,王老太太還是扭過頭對馮氏道「今晚上煮糙米飯,結結實實煮一鍋。」
幾個年紀小點的孫子頓時歡呼起來「好耶!」
小阿玉也學著哥哥們的樣子,小手握成拳頭,往腦袋上一舉「好耶!」
王老太太本來沒好氣,看她這樣子,反而繃不住笑,但還是忍住,肅著臉。
「你啊你。」王老太太點點她的額頭,扭身進屋,「你跟我到屋裡來。」
那豆漿的古怪,總是要問清楚的。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