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拜訪明夷館之前,潘龍怎麼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這樣峰迴路轉。
他本以為自己可能會吃閉門羹,也可能最終打動了明夷先生,讓對方給自己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勢。但就算是最好的猜測,他也只猜測到這個地步而已。
什麼虎軀一震散發出王霸之氣,然後文臣武將紛紛納頭就拜……這是戲文裡面的橋段,而且就算戲文也很少這麼簡單粗暴的。
但現在他才知道,很多時候,現實比戲文更荒謬。
東魯三賢竟然一直以儒門弟子自居,當他們發現自己也是儒門弟子之後,立刻就判斷出自己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時間裡面一飛沖天,必定是儒門隱世不出的前輩高手們全力培養的結果。
於是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潘龍出道,看看有沒有爭奪天下的機會。這意味著儒門準備結束上千年的蟄伏,再次走上歷史舞台,將曾經失去的榮譽、曾被踐踏的尊嚴,全都重新拾起來,堂堂正正走在陽光之下。
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直隱藏著真實身份的儒門弟子(自稱),他們三個頓時心情澎湃激盪,就連明夷先生這老成穩重的前輩,都忍不住說出「殺人放火」的話來。
在他們眼中,這已經不是一個有些迷惘的江湖晚輩來問詢天下大事,而是本門行走江湖的代表送來了「整裝待戰」的通知。
那還有什麼說的?干就是了!
在他們心目中,儒門是正義的,而現在的大夏朝廷已經走向了邪惡。
以正義討伐邪惡,那不是順理成章的麼?
片刻之後,四人坐在書房裡面,一邊喝酒,一邊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做。
「我以為,這次諸趙的舉動,其實並非他們自己的意思,而是帝家反對變法的那一派,在煽動策劃。」明夷先生分析說,「諸趙雖然實力強大,但和帝家的關係有遠有近、有親有疏,這群人若是能夠聯合一致,自然可以反過來壓制帝家,可我們都知道,弱者之所以是弱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團結。」
潘龍點頭,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諸趙當然也可能聯合一致,但絕對不應該現在就聯合一致。」岳余先生補充說,「他們要是真的聯合起來反對變法,那也應該是等到變法嚴重破壞他們利益的時候。」
「世人都是這樣,鞭子抽到頭上才知道疼。願意乖乖聽醫生的話,認真保養身體調理作息的,一千個裡面也未必能找出一個來。」日知先生笑道,「總不能因為姓趙,他們就例外吧。」
潘龍也笑了:「那是當然!」
明夷先生又說:「讓諸趙聯合起來,反過來向帝家施壓……能做到這種事的,普天之下不過寥寥幾人罷了。」
他抬起左手,彎下一根手指:「首先是帝壬辰本人。」
「他不可能。」潘龍說,「無論變法是否成功,諸趙反對,都是在打擊他的權威。」
明夷先生點頭,繼續彎下第二根手指,說道:「然後是帝河東。」
「他可能性也不大。」潘龍說,「如果他要反對變法,有更加穩當、影響更小的辦法。」
明夷先生又點頭,再彎下第三根手指,說道:「再然後是帝家第一高手,護國武成王帝蒼穹。」
潘龍皺了皺眉,說:「我對這人沒什麼了解,但老師曾說,帝蒼穹的執念是讓大夏千秋萬載永無止境。他以此執念成就妖神,按說不該作出有損大夏的事情來。」
「這就要看他怎麼分析目前的情況。」日知先生說,「如果他對目前情況的判斷跟我們一樣,那他就該全力支持變法。但如果他的判斷和我們相反呢?」
潘龍搖頭:「他活了七八百年,總不該看不清形勢吧。」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日知先生說,「我們是局外人,這些是是非非利益得失,和我們沒多大關係。所以我們能夠從客觀的角度分析。但他是帝家的核心人物,帝家的利益變化,和他有直接的關聯。他想要看得清,談何容易!」
「是啊,昔年帝甲子那等人物,等到暮年之時尚且看不清,最終絕代雙雄分道揚鑣,一段傳奇黯然落幕。帝蒼穹再怎麼見多識廣,難道還能勝過帝甲子那位生而知之的聖君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