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業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明軍再一次發動了西域之戰。
這次西域之戰經歷前幾個月的準備,明軍在張掖前線投入了更強的力量,除去原本岳鍾琪的主力外,大明調集了整整一個新軍主力師進行支援,除此之外還從中原拉來了最新式的攻城炮,這種重型大炮比明軍野戰裝備的大炮威力大多了,其大炮自身重量就超過了四千斤,炮口口徑達到26倍,射程高達1400米。
這種重型大炮比所謂的「紅衣大炮」、「威武大將軍炮」厲害的多,由於大明現在的冶煉技術不斷進步,重型大炮的重量雖同之前的重炮相差不多,但其威力卻足是之前的重炮根本不能相比。
為了鑄造這些大炮,科學院和工部可是花費了好大力氣,直到現在整個大明這種新式重型大炮也不過才區區四十九門而已。
運抵前線的重型大炮一共有三十二門,倒不是大明不想把這四十九門大炮全部拉過去,而是這些重炮極難伺候,操作要求太高,運輸也極為不便。
每門重型大炮需要十一人操作,三十二門大炮至少要三百五十二人,再加上炮兵指揮和後勤保障等等,由重型大炮組成的重炮團總人數超過了一千兩百人,此外還擁有幾百匹挽馬和車輛輜重。
這些重型大炮太重,靠普通方式運輸極為困難,為了把這三十二門重炮拉到前線大明先後調動了幾千民夫和大量人力物力。
雖然這些炮和老爺一樣難伺候,操作的人技術要求也太高,可不得不承認這些重型大炮的確名不虛傳。
當三十二門重型大炮一字排開,隨著炮擊的命令下達後,明軍的重炮開始發威,之前難以攻克的張掖無比堅固的城牆在重炮鋪天蓋地的猛轟之下變得猶如紙片一般。
僅用兩日時間,張掖城就在重炮的轟擊之下轟然垮下了下來,打的守城清軍和穿著清軍服飾的俄羅斯士兵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在被重炮打擊下暈頭轉向,死傷慘重的清軍狼狽逃竄之下,明軍直接揮兵攻下了張掖,拿下了這根阻礙明軍足足半年時間的堅城。
張掖拿下後,明軍沒有停止腳步,第一時間繼續揮兵向西,直逼嘉峪關。
嘉峪關的守軍見張掖殘部狼狽逃來後均是大驚,當得知明軍擁有能一炮糜爛百里的幾十門巨炮時,嘉峪關的清軍更是驚恐無比,雖然嘉峪關比張掖更為堅固,要知道嘉峪關可是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可時代不同了,這打仗方式也不同了,之前的冷兵器戰爭已經向熱兵器戰爭轉變,以明軍如此強大的力量,這號稱固若金湯的嘉峪關能守得住麼?
此外,清軍雖然在嘉峪關以東修築防線,加固了關牆意圖阻攔明軍。可要知道嘉峪關的修築最初是為了防範西域而來的進攻,所以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關牆的設置,從一開始其針對的方向並非是東邊而是西邊。
清軍對嘉峪關的關牆加固和防線設置不能說沒有用處,如果明軍沒有擁有如此強大的重型大炮話,那麼憑藉嘉峪關擋住明軍或許問題不大。但現在明軍在擁有「大殺器」的前提下,就連張掖也僅守了兩日而已,就算嘉峪關能多擋幾日,一樣未免落得兵敗關失的結果。
更要命的是,這時候的清軍盟友,也就是冒充清軍的俄羅斯人不幹了。
俄羅斯之所以加入這場戰爭,那是因為俄羅斯為了遏制大明攻略西域的步伐,意圖保住滿清政權,從而為俄羅斯在遠東的利益給大明添亂。
從這點來講,俄羅斯其實沒有真正直接加入這場戰爭,要不然俄羅斯人也不會穿上清軍的服飾來做這種掩耳盜鈴的姿態。
況且俄羅斯政府一直向大明朝廷表示介入西域之戰的並非是俄羅斯人,而是一些自由的哥薩克人和蒙古人,這些人都是出於自發行為,同俄羅斯方面沒有絲毫關係。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俄羅斯的目的非常明顯,能夠協助滿清擋住明軍腳步,使得明軍西域戰略計劃落空,俄羅斯是非常高興看到這個結果的。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聯合滿清作戰沒有任何問題,甚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