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潛入唐軍大營的兩名突厥狼衛,按他的推斷,必定已經逃出營。
若是沒逃,在程處嗣和蘇慶節逐營搜查下,一定無所遁形。
現在將整件事復盤一下。
這伙突厥狼衛大概早就嗅到了風聲,摸到唐軍大營附近,在觀察數天之後,他們決定抓個活口來套取情報。
於是趁著夜色,斥候出營巡查時,設計抓了幾人。
抓人的時候,他們便想過可能會遭遇唐軍追兵,所以留了些人手伏擊阻截。
然後其餘的狼衛將抓到的三名唐軍斥候帶走審問。
不確定他們問出了什麼,總之那伙斥候的伙長,被狼衛留了活口。
而其他兩人被滅口。
滅口之前,剝下了兩人的衣甲,應該是從那時,就準備偽裝成唐軍混入大營。
想到這裡,蘇大為心中也不由驚訝於對方的膽色。
這之後的事便清楚了。
他們將兩名唐軍斥候的屍體拋在山腳下的亂石堆中。
因為換著斥候的衣甲和令牌,可能天沒亮便混入大營中。
這之後,他們做了什麼?
是悄然刺探,還是蟄伏了下來。
蘇大為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暫時將這個疑惑放下。
順著混入唐營的斥候這條線索繼續推下去。
連夜出營增援的唐軍斥候抓回了兩名突厥人的探子,那個時候,很可能潛伏的敵人,在營中已經瞧見了。
他們沒有立刻發難,而是選擇時機。
從結果來看,那兩名探子也沒完全說實話,或者,他們早就做過預案,一但被抓住,受刑不過,給一套假的說辭。
天亮之後,斥候營再出動,尋找走失的三名唐軍。
可能在這個時候,那兩名潛入唐營的突厥狼衛才抓到機會下手。
一人混進了關押俘虜的帳蓬。
之所以殺人,是為了滅口。
他自己有唐軍的衣甲出去倒是容易,但是還想帶著兩名俘虜則不太可能。
如果再對其他唐軍下手,想再弄兩套衣甲,則意味著要冒極大風險。
唐軍營內有巡營的兵卒,不容易瞞過。
而且動手的話,萬一失手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
所以殺掉兩名俘虜,斷掉線索,對突厥狼衛來說,最簡單。
另一人,則趁這個時候,潛入了王文度的大帳。
看來昨夜一定摸清楚了唐軍主帥帥帳的位置。
大總管程知節一直在帳中,沒有出去,而且帳外親兵把守森嚴。
只有王文度,在天亮時帶著所有親衛大搖大擺的巡營,這就給了潛入的狼衛機會。
蘇大為在腦中仔細推演,覺得大致應該如此。
再繼續想下去。
當外出搜索的斥候將兩名唐軍屍體帶回來時,天已經大亮。
潛伏的突厥狼衛應已得手。
他們說不定那時便悄然出營了。
對,這有一個時間差。
等蘇大為他們從屍體上,推出敵人可能混入大營,程知節下令任何人不得進出時,對方必定已經逃出營了。
想到這裡,蘇大為又一次捏了捏眉心。
沒有繼續往下推演,而是想起另一個問題。
假如把自己代入到潛入唐軍營的突厥狼衛角度,潛逃出去,是否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一直混在大營中呢?
比如給唐軍的軍馬下毒,又或者放火製造騷亂?
但蘇大為隨即搖頭,把這個推想放下。
不現實。
如果是兩軍已然交戰,這樣做引發騷亂是有用的。
但現在,大雪封山,唐軍與西突厥的真正較量,只能放在開春後。
這麼長的時間裡,突厥狼衛不可能在唐營里潛伏住。
不明唐軍軍制,而且不斷會有人巡營,遲早會露出馬腳。
甚至隨時會被發現。
徒勞無功,這條選項放棄。
那麼最有利的,便是趁唐軍發現之前,搜尋一切有用的情報信息,傳回西突厥,為開春後的決戰,提供情報支撐。
這樣一切就說得通了。
至於拋屍在山腳下,讓唐軍容易發現也有了合理解釋。
第四十二章 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