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楊師璠為許州侯,陳兵為陝州侯,黃陽為廬州侯,高彥儔亳州伯,黃陽為舒州伯等等,他們作為元勛功臣,值得這般,是為次等功臣。
另外像周奎,海龍軍指揮使,也封為登州侯,張望海,也因為長江運糧的功勞,成為和州伯。
這些元從舊臣,按照慣例,伯爵在三千戶以下,實際上都是二千戶左右,但他們雖然爵位不同,但食邑卻相差不離,都是三千戶邊緣。
而像潘美,曹彬,王全斌,楊廷章璋,郭守文,郭從義,王彥超,高行周,李處耘,王審琦等主動歸附,或者手中擁有兵馬實力的,一律封為子,算是第三梯隊。
子爵在千戶以下,
而如張虎子這般的親衛,李嘉也從來沒有忘記其護衛之功,也撈到個子爵的位置。
而作為男爵,李嘉則是大撒潑下。
如趙贊,韓重贇,韓令鐸等舊臣,一律等為男爵,食邑三百戶。
再加上軍隊中立功的軍人們,子爵男爵,共有近一百三十七,而驍勇,驍毅校尉,這種終身爵,也有一百五十六人。
換句話來說,從公侯伯子男,這五等功勳來數,共有近四百人。
而像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4年簽訂的功臣名錄上,則只有一百五十位。
當然,李嘉這種情況比較特殊,舊勢力需要黏合,所以需要發放一些小爵位出去,進行拉攏。
而爵位與錢財,則是最佳的實際了。
更為特殊的是,李嘉這般的爵位,是世襲減替的,而明初的勛貴們,則是世襲罔替。
這樣一來,大唐的爵位含金量,則遠遠不如明初。
如,一個男爵,只需要三代人,兒子為驍毅校尉,孫子為驍勇校尉,到了第四代,就成為平民。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像加有「復國輔運功臣」號的這種元從功臣們,李嘉決定,按照遠近親疏,以及他們的表現,減替到一定程度,就不減了。
如,李信這種家奴出身的,就減替到男爵,就世襲不減,當然,食邑得變成規定的三百戶,也算是與國同休吧!
「我這種開國皇帝,實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