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捻著鬍鬚做了判斷分析,給出了計劃。
他分析的到是也沒有過錯,城內有三千戰卒,另加若干守門軍將,在這個時代若只是防守的話,抵擋個十天半月毫無問題。
只要糧食箭矢充足,守上幾個月也在情理之中。
而田部諸將只要尋到機會出城進入西營,把營中兵馬調度起來進行反攻,不考慮最後結果,解圍城的局面是肯定可以的。
然後就是野戰唄,大家撕殺互毆一下,起碼魏州守軍還占著地利的條件呢。
而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將領的個人勇武在一場戰爭中是相當重要的,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要諸將能從城中突圍出去,衝進被圍困的西營,戰局就會扭轉。
這種安排的成功性相當大。
我們在古書讓經常能看到誰誰誰獨闖敵營,這並不是胡說。
將領的鎧甲,包括他戰馬的防護那是相當全面的,只要他不戀戰一心往前沖,能傷害他並留住他的可能性極低極低。
主要是這個時代的傷害手段也就是那麼幾樣,實在是有限。
要不然就不會出現幾百人就敢衝擊數萬敵營的事件了。還不是一次兩次。
這種事兒李世民就經常干,他麾下的將軍也沒少干。最牛逼的當屬我大文豪幼安兄辛棄疾。
田緒想了一下,感覺沒什麼毛病,一拍城牆:「那便,」
「百步,……三,二,一,放。上箭。」
城外百步余,一刻鐘已到,隨著計時軍曹的大聲報時,大風團令曹高舉號旗,冒著青煙的一號特種箭矢像一團黑霧般籠罩了魏州南城頭。
「放。上箭。」
「放。」
三輪箭矢間隔五秒飛上城頭,覆蓋了城牆,城門,城門樓,其中一部分越過城牆拋射到了城內,密密麻麻的扎射在牆面屋頂。
這種弓箭覆蓋是很難直接傷到城上軍卒的,大家都是血海屍山里爬出來的,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箭雨一發城牆上下就沒人了,全都躲到了安全之處。
田緒和他的幕僚以入幾位將軍第一時間就掩到了女牆後面,毫髮無傷。
田緒臉上現出不屑的神情,這種用箭雨覆蓋的方式攻城完全就是老黃曆,甚至已經被棄用很久了,因為沒用,白白的耗廢箭支。
這個年頭的箭支就相當於熱武器時代的大炮,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那就是扔錢。
鋼鐵在這會兒值錢哪,而且又重,部隊攜帶量相當有限,又是唯一的遠程攻擊方式,所以都是能省則省,都是用在野戰當中。
守城到是可以用弓箭來攻擊城下之敵,但也是要到了攻城的時候才會用,像這種大軍未動先覆蓋三波的,真的會被認為是傻子,缺心眼,明顯的缺乏戰場經驗。
田緒和他的幕僚將軍們也都是這麼想的。
「如此之徒,李納為何束手?」田緒忍不住問了幕僚一句。
「李納也不過即是如此罷了,非戰之罪。」
「那是何物?」刑將軍看著眼前不遠處扎在城門樓木板上冒著青煙的箭矢。
幕僚吸了吸鼻子:「似為伏火丹的味道,不好,快喚人取水。」
城門樓子是全木的,火藥在這會兒是引火之物,幕僚第一反應就是官軍縱火,想燒了城門。
城門樓和城門要是燒起來,城門這段城牆也就保不住了,肯定會燒垮,必竟是夯土的,外面包裹的磚扛不住。
城門樓的樓基,城門的立柱承重這些都是深埋在城牆內部,一燒即焚。
至於幕僚為什麼會這麼了解伏火丹,是因為大唐這會兒,儒釋道三家是混雜在一起的,都叫道人,也沒有清晰的劃分。
相互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線,學習的東西也差不多,所以他學過道家的東西一點都不奇怪,到是不懂才奇怪。
「快去樓上潑水。」刑將軍也反應了過來,喊軍卒往樓上運水。城牆上本就有防火的大缸和木桶,提水相當方便。
樓上的觀察兵不用吩咐,已經從窗戶里探出身子伸手去拔箭,或者用槍矛杆伸出來撥打。
說起來話長,其實也就是十幾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