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非要去遼東!?」
杜學文見杜睿沒有當即反對,心中不禁有些興奮,連忙道:「爹爹不是時常教導孩兒,男子漢大丈夫應事事以國為重,效命沙場,建功立業,方顯男兒本色嗎?孩兒想去從軍,也像父親一樣,做個縱橫四方,百戰百勝的大將軍,為大唐開疆拓土。」
杜睿聞言,心中也是暗喜,自己的孩子有這般志向,做父親的哪能不高興,杜睿雖然文武兼備,但是他最得意的還是當初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的蓋世功勳。
每一個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他的事業,杜學文自小便立志從軍,當初年僅三歲,杜睿第一次問他志向的時候,杜學文就曾操著童聲,大聲言道:「願為將,縱橫沙場,斬敵酋虜,立不世功勳!」
杜睿當時只以為那是孩童的戲言,卻沒想到杜學文居然當真以此為目標,這些年來,勤練武藝,從來不曾間斷,還時常向杜睿討教戰場上的事情。
雖說戰場風雲瞬息萬變,便是杜睿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直無虞,可是杜學文既然有這樣的志向,杜睿也不能去打擊他。
杜學文既然將走上了武人的這條路,那麼對一個武人來說,證明他們生命價值的地方,就是戰場。
杜睿子嗣眾多,單單是兒子就有二十二個,在這一點上,坐擁江山的李承乾也比不了他,這兩年李承乾雖然也開始廣選秀女,充實後宮,可子嗣卻並不多,武京娘又給他添了一兒一女,三子李顯,長女安雲公主,後宮的一個嬪妃也給李承乾生下了一個皇子李正。
子嗣眾多,緊接而來的就是教育問題,杜睿並不想自己的兒女將來吃他的老本,在出幾個紈絝子弟的話,杜睿的一世英名,可就毀於一旦了。
所以這幾年來,杜睿除了教導身邊僅剩下的學生李象,就是教育自己的兒女,好在兒女們都十分爭氣,一個個在文學,格物,天文,地理,或者武藝上都有所長進。
今日杜學文突然提出來要去遼東從軍,杜睿雖然意外,但是心中也並不十分反對,當然如果現在杜學文已然成年的話,說不定杜睿當即就答應了,至於事後安康公主如何和他吵鬧,那就不在他的考慮之中了。
對待子女的問題上,杜睿一向都比較強硬,女兒還好說,杜睿只是希望她們能生活的幸福快樂,但是兒子就不一樣了,杜睿可不想杜家在他之後出來幾個紈絝子弟,將杜家的家業給敗壞光了。
因此杜睿始終都認為,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不應該太過於束縛,應該讓他們多摔打摔打,多歷練歷練,方能成才。
杜學文見杜睿好半天也不說話,心中不免有些惴惴,道:「爹爹!難道你不肯答應!?」
杜睿搖頭笑道:「並非是爹爹不肯答應,只是爹爹不明白,你為何要去遼東找你姑丈從軍!?」
杜學文道:「還不是薛訥,前些日子,他給我寫信,說是如今朝廷要向北開疆拓土,他還比我小兩歲都已經上過戰場了,眼下大姑丈那邊沒什麼仗打,孩兒就是去了,也沒有用武之地,還是三姑丈那裡好,聽說北邊的那些通古斯野人十分彪悍,孩兒也想上戰場與他們過過招!」
大唐向北擴展的計劃,杜睿是知道的,這個計劃去年就已經制定出來,提出計劃的正是當初永徽第一科的狀元田迎,如今田迎在朝堂之上十分受李承乾的信任,為官五載,已經坐到了兵部侍郎的位子,封爵翼城縣伯,算得上是朝中後起之秀之中的佼佼者。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狄仁傑相比較而言就要稍差了一些,不過卻也官至大理寺丞,算是在他以法治國的理想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大唐向北擴張,這在杜睿看來,也算是適合,畢竟在後世亞洲北部可是一個資源儲備極其豐富的地方,縱然現在因為天氣寒冷,那裡還不適合中原人居住,但是現在占下來,等到以後自然有用的著的地方。
而且那些攔路的通古斯人,現在還不成氣候,不像日後明末之時的野豬皮那麼難對付,現在就將其誅滅,也算是一勞永逸了,省得日後中原勢微,他們來擾亂華夏的錦繡江山。
不過,杜學文所請之事,杜睿想了想,最終還是搖頭道:「這件事暫且還是不要再提了,你現在年紀還小,戰場之上,風雲變換,其慘烈程度,不是你能想像的,你現在年紀小,本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