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狄仁傑去世後,朝廷七相變成了六相,張柬之、?崇、韋安石、楊再思、豆盧望欽、宗楚客,其中張柬之和姚崇是追隨狄仁傑的保皇派,支持李唐復位,不過他們究竟是支持廬陵王李顯還是支持相王李旦,暫時不得而知。
韋安石出身長安韋氏世家,由於韋王妃的緣故,他是廬陵王李顯的堅定支持者,已是眾所周知之事。
另外三相,楊再思、豆盧望欽和宗楚客,其中楊再思是張氏兄弟提拔入相,他事實上是張氏兄弟在政事堂的利益代表,而宗楚客是武氏一脈,是武家的支持者。
唯獨豆盧望欽資格極老,而且十分油滑,在朝會時他堅決維護張氏兄弟的利益,支持楊再思的方案,但他又和武三思私交極厚,偏偏他有時候又會感概李唐凋零,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是蘇味道第二,模稜兩可,誰都支持,但又誰都不支持。
由於狄仁傑的去世,使朝廷中多出一個相位,偏偏皇帝武則天一直不表態,這個相位就成為各派系角逐的目標。
張氏兄弟想推薦他們的叔父、太原府尹張神望入相,相王李旦則想推薦太府寺卿桓彥范入相,武三思則要推薦他的女婿曹文入相,太平公主則想推薦她的心腹高戩入相,而一直比較沉默的廬陵王也公開表示,他認為兵部侍郎張說才華橫溢,資歷足夠,是相國的最佳人選。
為了爭奪這個相位,各派力量積極活動,各顯手段,一時間朝野矚目,武攸寧重傷事件迅速被人遺忘,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新相國的產生。
但由於武三思牽涉進了武攸寧刺殺一案,被武則天公開責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很多人都認為曹文入相已不太可能,一些大臣在非公開場合內更是直言不諱,資曆本來就不深的曹文成了第一個被出局的競爭者。
張柬之無疑是狄仁傑之後的百官之首,他是由狄仁傑一手提拔並推薦入相,不過他的風格卻和直率敢言的狄仁傑不太一樣。
或許是資歷不夠深厚的緣故,在風起雲湧的相位爭奪中張柬之保持了沉默,這無疑是明智之舉,但作為百官之首,他的沉默又給人一種不作為的印象,更讓反對他的人抓住口實。
這便讓張柬之身處兩難境地,他該支持誰,或者誰也不支持,另外推出新的相國人選。
房間裡,張柬之負手來回踱步,他為眼前的混亂局面而深感憂慮,比起五年前,朝廷明顯出現了衰敗的跡象。
這一方面是因為聖上年老體衰,精力大大不如從前,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張氏兄弟篡權,嚴重擾亂了朝廷秩序,作為大唐首相,他對振興朝堂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他又感到力不從心,著實令他憂心忡忡。
「啟稟相國!」
一名從事在門口稟報:「千騎營李大將軍求見。」
是李臻來找自己,張柬之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多時,李臻快步走進了張柬之的官房,拱手笑道:「不請自來,打擾相國了。」
「無妨,李將軍請坐。」
李臻是狄仁傑的女婿,又是在軍方有著重大影響的高官,張柬之於情於理都會很客氣,而且他內心還有一種想法,把李臻拉到自己這邊來。
兩人坐下,張柬之又讓隨從上了茶,他關切地問道:「現在狄府情況如何?」
「現在府中家人的情緒都還比較穩定,而且聖上已經答應將光嗣調回朝廷,無疑會讓狄府有了主心骨,應該會漸漸恢復正常,多謝相國關心。」
「哎!我是關心不夠啊!」
張柬之苦笑道:「最近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尤其政事堂中缺了一相,很多事情都辦不成,基本上停頓了。」
李臻笑道:「不至於這麼嚴重吧!雖然少一相是有些不便,但也不至於到政事堂停頓的地步吧!」
張柬之嘆了口氣道:「從前狄相在的時候,凡遇朝政事務爭執不決,就實行七相表決,結果總是以四比三通過,現在狄相不幸去世,楊再思等人便趁機在政事堂奪權,凡是我建議的政務,他們就不會同意,很多事情都僵住了。」
李臻當然知道他所指,楊再思、宗楚客、豆盧望欽三人本來就不和張柬之等人一條心,現在政事堂出現了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