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看出了蔡仍的不凡,覺得可以在蔡仍身上追加一下投資,梁秉聰不僅將霸王槍送給了蔡仍,還給蔡仍挑了一頂四棱鑌鐵盔和一套鎖子烏鐵甲。筆神閣 bishenge.com
這套盔甲,並不是宋甲,而是西夏青堂羌打造的夏甲。
是。
在這個時代,大宋比西夏要先進很多。
可有一樣東西,大宋怎麼都比不了西夏。
這樣東西就是戰甲——這個時代最好的戰甲,沒有出在大宋,也沒有出在大遼,而是出在西夏,出在西夏的青堂羌。
青堂羌擅長用冷鍛技術鍛打戰甲,整個打造過程,完全不用火,而是冷鍛之。
此甲,現在的人都管之叫瘊子甲,而後世的人則習慣管之叫冷鍛甲。
成品,披在身上,又輕又穩,刀劍箭矢,急不能透,甚至就連宋軍的神臂弓都難以射穿它。
梁秉聰送給蔡仍的這套四棱鑌鐵盔和鎖子烏鐵甲,就是這樣的寶甲,而且還是個中極品。
在冷兵器盛行的現在,一套這麼好的寶甲,對於一員武將而言,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蔡仍也正好藉此機會,又與梁秉聰去樊樓聯繫聯繫了感情……
……
次日。
蔡仍備了一份厚禮前往譚稹的府上拜會,恭賀譚稹高升。
蔡家的招牌還是很管用的,儘管來恭賀譚稹的人很多,儘管蔡仍只是一個小小的、不入流的指揮使,可譚稹還抽出了一盞茶時間好好勉勵了蔡仍一番,臨了還送給蔡仍一柄平頭無鐔短刀作為回禮。
這種平頭無鐔的短刀名「著袴刀」,當它按在長柄上時為「撥刀」(即明代小說《水滸傳》中常常提到的朴刀),單獨使用時叫「畲刀」。
譚稹送給蔡仍的是沒有長柄的畲刀,是一件很實用的貼身兵器。
蔡仍對譚稹很是感謝了一番。
結果,等蔡仍從譚稹家裡出來,就見好幾個來往譚稹家的人都佩戴著跟蔡仍款式相同的著袴刀。
蔡仍上前一問,才知道譚稹手下的武官幾乎人人都得了一把著袴刀的賞賜。
蔡仍這才知道,敢情譚稹根本就不是高看自己一眼,而是廣撒網多撈魚大範圍的籠絡武官。
……
大宋的經濟水平很高,社會風氣又遠比從前自由開放,再加上攤上一個極其喜愛歌詞詩賦與玩樂的皇帝趙佶,再再加上詞人們本就喜歡用艷詞來品評妓女們的才貌,久而久之,經驗愈加豐富的文人騷客們便開始對比起了各家的各個妓女的優劣高下,謂之「評花榜」,進而也就誕生了所謂的花魁。
而此時東京汴梁城中的花魁有二,一個是李師師,另一個是趙元奴。
公認的,李師師和趙元奴,不論相貌,還是才學、品行,都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而且,李師師和趙元奴都出自於樊樓,這也造就了樊樓之名。
其實——
李師師原本不姓李,而姓王,她本是汴梁城裡一個叫王寅的染布匠的女兒。
李師師的母親剛生下她不久便去世了,王寅用豆漿代替奶水餵她,沒想到竟使她活了下來。
王寅為了讓李師師平安長大,按照當地的習俗,送李師師到廟裡舉行捨身入寺廟的儀式,因為做活佛弟子的在風俗習慣上都被稱呼為「師」,王寅便給李師師取名叫作「師師」——王師師。
王師師四歲的時候,王寅因為為朝廷染布延期入獄,後來就死掉了,王師師也就成了一個孤兒,幸被樊樓的李婆婆收養,從此王師師便在樊樓里住了下來,也改姓李,叫作李師師。
等李師師長大,不僅模樣兒長得俏麗,技藝也出眾,聲名漸漸地越來越響,後來漸漸成為東京城裡有名的藝伎。
不過令李師師名聲大噪的卻是著名的大學士秦少游的一詩——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而令李師師的名字響徹古今的則是,她一個歌妓竟於幾年前被當今皇帝趙佶看上了。
現如今,李師師雖然才只有區區的二十一歲,可她已經達到了一個從事娛樂業的女人所能達
第五十四章 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