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金鎖大陣是一個純粹的冷兵器時代的產物。
利用地勢合理的用兵,總能在某一個區域內形成以多打少的態勢,因為陣勢在不斷地變化,利用櫓盾或者石塊將攻進來的敵軍分開,從而達到減少傷亡殲滅敵人的目的。
雲崢不明白在短兵相接的情況底下,遼人捨棄了自己騎兵的優勢和自己進行陣地戰,他們是傻了還是糊塗了?
擁有火藥彈和燃燒彈的宋軍此時在強弩的配合下,步戰近乎於無敵,雲崢不相信耶律乙辛麾下的遼軍會比殺人魔王耶律花塔的麾下更加的精銳,那些有著蠻人血統的狂暴步卒都不是宋軍的對手,耶律乙辛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諾大的軍陣把所有的遼軍都一團一團的布置在一起,這是多麼好的火炮靶子啊?如果大量的燃燒彈再投進去,白磷彈也扔進去,八門金鎖大陣就成了真正的人間煉獄。
宋軍現在不缺少遠程攻擊的能力,事實上宋軍目前七成左右的殺傷力都是來自遠程攻擊的,不論耶律乙辛布下的陣勢多麼的精妙,只要宋軍不進去,他又其奈我何?
「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人則亡……陣勢變化萬千,驚門接開門,杜門接生門,死門接景門,休門接傷門,八門相互轉換,生生不息,端是厲害!
如今,耶律乙辛在銅頭關下布下此陣,我們萬萬不可小覷,大陣由二十萬遼軍組成,大陣連綿三十餘里,想要破陣,唯有悍將盡出,從如從東南角上生門擊入,往正西景門而出,其陣必亂……」
看著文彥博將的口沫橫飛,陳琳王安石等人聽得如痴如醉,雲崢端著酒杯瞅著天上的浮雲發愁。
文彥博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華不虛,這些日子裡不斷地蠱惑王安石和陳琳,雲崢自己如同石頭一樣無法改變,所以他就想說服這兩個人一起來向雲崢施加壓力,免得他行差踏錯,葬送了目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雲崢現在知道太宗皇帝的三次北伐為何會失敗了,每次開頭都是極好的,到了最後一定會有一大群叫做文官的蒼蠅在他面前嗡嗡嗡嗡嗡的飛舞,硬是把一個睿智的主帥給忽悠成了一個傻瓜,貌似目前的局勢不錯,可惜總有漏洞被遼人找到,最後難免潰敗。
文人策劃的計策不是不好,而是過於精妙,他們會出于謹慎,不由自主的將所有異族人都想像成和自己一個智商層面,因此過於多的煙霧遮住了大家的眼睛,反倒看不清楚最初的局勢。
只要攻擊受挫,那些機敏的文官就會反思自己的計謀,然後再設計出一個更加精妙的計劃,然後,然後就是太宗皇帝被人家射了一箭,四十餘萬大軍一夜星散,回到大宋的部下不足八萬人。
「避開遼人的精銳,我們從西南方切入,然後從正西方突出,這樣一來就能把敵人的八門金鎖陣南到北切成兩半,讓他東西不得兼顧。
當然,這樣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遴選出來的步卒必須是最精銳的,必須在三個時辰里攻擊前進十八里之遙,這對他們的體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文彥博說到這裡捋捋鬍鬚慨然一聲道:「即便是付出巨大的犧牲,老夫也認為這是值得的,此戰過後,西京道再無戰事!」
雲崢的眼淚都要出來了,一支軍隊需要橫穿遼人層層軍陣,攻擊前進十八里,什麼樣的悍將有這樣的能力?
按照京西軍的標準配備,二十斤重的鎧甲,六斤重的長刀,四斤重的火藥彈,一斤半重的短刀,四斤五兩重的強弩,再加上八斤重的三十枝弩箭,這樣的基本配置已經足足有四十二斤重了。再加上必須的口糧和食水,負重近五十斤的情形下,京西軍最精悍的軍卒可以做到急速行軍十五里,至少少年軍全體就能做到,可是到了目的地之後,大多數人早就累的沒了戰鬥力。
文彥博並非是一個淺薄的人,他說這一番話是有根據的,現在大部分宋人都認為雲崢麾下的京西軍之精銳不下當初的魏武卒,而《荀子,議兵篇》有云:「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意思是魏武卒背著百十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