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者連山把截鎮撫許澄,以不檢管下人賣馬,杖八十,充軍,斯可鑑矣。」
這個叫僉的朝鮮官員還指出,私自貿易遼東馬可能造成因私通邊境而受到大明皇帝譴責的後果:「且中國戌卒之馬,率皆官馬。倘有謀利者賣之,從而市之,一朝敗露,則皇帝必以我為私通邊境而譴責,將何以答之?」
但朝鮮王並未因連山關把截貿馬受罰及貿易遼東馬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放棄貿易馬匹,他仍堅持要同遼東貿易馬匹。
原先大明方面對此頗為在乎,不僅對於戰馬的貿易抓得很嚴,甚至對於牛、騾等牲畜的貿易都加以嚴格限額。
不過,當京華這兩年在遼東賣力推廣玉米種植之後,大明方面雖然依舊還在控制戰馬貿易,卻對牛、騾貿易開啟了方便之門。
正如一開始高務實所預計的那樣,隨著高產玉米的引進,雖然因為口味和民間種植習慣、飲食習慣等問題影響,暫時還不足以快速成為主要糧食,但玉米作為極佳的飼料原材料,卻很快給遼東的畜牧業帶來了質變。
短短兩年,遼東的牛、驢、騾等牲畜產量暴漲了三成,由原先的勉強自給自足很快變成有足夠的出口貨源。
由於民間的牲畜陡然增多,因此遼東軍民除了趕緊繼續開荒之外,還不得不出口一些。
以上這些公貿易對於朝鮮而言都是國家任務,除此之外,朝鮮使臣也會貿易一部分自己所需物品,這種行為稱之私貿。私貿是伴隨著公貿易而出現的,而且由於私貿有著巨大利益可圖,因此在使臣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朝鮮使臣在遼東的私貿相當嚴重。明武宗給事中吉時就曾針對朝鮮使臣在遼東多索要車馬運送私貿而長久滯留遼東一事上書朝廷:「又建州夷人、朝鮮陪臣入貢,俱出遼東,往往多索車馬載送私貨,假稱接送久住公館,野心難馴。」
此時大明的真絲、彩緞在朝鮮國內極受歡迎,上下無別,服飾爭用真絲、彩緞,婚姻之家,爭尚奢靡,甚至連貧家也如此。
朝鮮國內對真絲、彩緞的追捧,使得真絲、彩緞成為朝鮮使臣在遼東私貿的主要物品,「及到遼東,則真絲彩緞等物,恣意貿易,至為猥濫。」「通事往來遼東,常貿彩帛」。
朝鮮使臣團在遼東私貿越來越嚴重,甚至一度出現了商賈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的情況,「又京中商賈潛至鴨綠江,說誘護送軍,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貽笑中國。」
為此朝鮮議政府建議「今後使臣行次嚴加考察,毋得如前,其進獻物色及隨身行李依前定斤數外,不得剩數重載。」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朝鮮國王專就遼東出使人私齎物品數量做了規定:「遼東出使人私齎去物數,一依赴京使臣行次通事押物例。」
但限制措施的出台,對限定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私貿所起作用不大。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地區的私貿依然十分盛行:「司譯院官員奉使遼東者,以商賈之輩為伴人,多齎布物,任行販賣」
義州官奴軍民也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大戶之託,在使行之外也偷偷潛入遼東:「且義州官奴軍民等,多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布物,每於赴京之行數外,牽連潛往遼東,換易唐物者相屬。」
朝鮮朝廷對此深為擔心,「若此不已,則謀利之徒紛紜往來,欺詐爭鬪生事於上國者必有之矣,豈細故哉。」
總而言之,朝鮮國內對大明貨物的追捧,使得朝鮮使臣在遼東私貿總有存在的市場。
近年來高務實在遼東開啟了柞絲產業,色澤略遜於蠶絲而相對廉價卻更耐用的柞絲在朝鮮也極受歡迎,成為朝鮮中產階級的摯愛之物。
據京華今年的統計,光由京華「出口」到朝鮮的柞絲總價即將高達十三萬兩之巨——這個數目的絕對值放在大明國內或許不算高,但考慮到朝鮮的體量,那就十分驚人了。
第三類則是違禁貿易。大明出於維護軍事安全的考慮,嚴禁外國人在大明私自貿易軍用物資。然而朝鮮使臣不顧大明的禁令,暗中進行貿易,朝鮮官方把這種貿易稱之為「潛貿」,而明人稱之為「違禁貿易」。
潛貿主要集中在弓角、煙硝等軍事物資上。弓角、煙硝之類,朝鮮國內都不產,全部依賴大明,「
第185章 遼東總有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