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伊豆諸城的軍隊開始短兵相接。秀吉方對於北條氏的各支城,也早就做了詳細的調查,哪座城有多少兵力,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己方實力被對方掌握這一點,北條家也是清楚的,對方能夠出動的軍隊至少是自家的數倍,他們同樣清楚,故而對於自家腹地忽然冒出來的海貿同盟勢力,北條家又開始爭吵起來。
首先是對於這支力量的目的判斷,北條家出現了兩種看法:
一種認為海貿同盟此來其實是秀吉的陰謀。這個觀點主要由對秀吉經濟實力的估算來支撐,因為在海貿同盟經營日本貿易這十餘年裡,海貿同盟的風格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納「要錢不要命」。
不要誤會,這不是說海貿同盟武力搶掠,為了錢連自己的命都不要。這句話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來說的,指海貿同盟只想賺錢,不想殺人。
由於這個固有印象,北條家一部分人認為海貿同盟肯定是收了豐臣秀吉的大筆報酬,幫豐臣秀吉在北條家的腹地先捅一刀——因為海貿同盟本身很有錢,所以肯定只有豐臣秀吉有足夠的財力「收買」他們。
但更多人還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理由是海貿同盟一到就向北條家提議「租借」,並且明確表示願意付租金。人家既然肯給錢,而且表示租金可談,那指責他們是收了豐臣秀吉的錢做僱傭兵就沒道理了。
北條氏政這一次總算判斷得比較快,認為不管怎麼說,可以先談。於是北條家開了一個自認為的高價:海貿同盟出資每年一萬貫(永樂通寶)租借三崎城及附屬地區,或以當前價格的大米來支付。
此時的日本經濟水平很低,三崎城又不發達,一年的稅收頂破天也才區區兩千多貫,按照每年一萬貫來算,北條家賺得盆滿缽滿。不僅如此,那個可以用大米支付更是坑上加坑,因為馬上就要大戰了,各種糧食的價格都是一天一個價——不對,是一天幾個價,天天都在漲。而大米作為武士階級的主糧,更是漲到讓人目瞪口呆。
決議既下,次日一早便送去了羅遠手裡。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羅遠當場表示接受,並表示願意提前支付五年的租金,其中兩成以永樂通寶支付,八成以大米支付。而且「為示誠意」,他願意率領派船前往小田原城海邊,當面與北條家達成交易。
羅遠提出的唯一要求也「妙不可言」,因為他要求租借三崎城五十年,每五年進行一次支付。
北條家風雨飄搖,海貿同盟居然要達成這樣的長期租賃,北條家收到消息簡直欣喜若狂。要知道,哪怕是這一次的交易,北條家也能直接獲得一萬貫永樂通寶和大量大米,這對於穩定「籠城戰」中的小田原城是有極大意義的。
要知道,此時日本的大米畝產非常低,單季米的畝產大概只在200斤出頭。
當然,想估算古代米的價值非常麻煩,必須把所有情況都換算為古代標準。之前說過,日本此時的平民不是不吃米,他們只是不捨得**白米,因為白米、大豆之類的農作物的價格是最高的,也是大名最喜歡收集的。
農民省下值錢的作物,吃些赤米、黑米、玄米乃至米糠、雜谷等等農作物充飢才是最划算的。由於資料不全,後世學者只能將手頭的數據「理想化」處理。
戰國時代很難推算稻米在食物里所占的比例,不過有一份明治七年的數據顯示,當年的農業占全國產值約6成,稻米約占總產值的4成,占農業的62.8%,那麼按照這個比例,去掉菸草等經濟作物,以及甘薯等外來作物,稻米產量在米、麥、豆、雜谷、果實等農作物總產量中所占的比重為76%。
假如16世紀末水田是100萬町,每反平均產1.4石,旱田50萬町,每反平均產1.2石,總共加起來差不多2000萬石,跟石高也差不多。果真如此的話,稻米產量在所有農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就有7成,比明治時期少一點。
呃,扯遠了,總之在此刻的關東地區,也即北條家的地盤上,原先米價是一石米賣0.86貫,而在豐臣秀吉發布小田原征伐令之後不久,現在米價已經基本處於一石米賣2貫錢的高位了,翻了一倍不止。
換句話說,羅遠願意把今後五年三崎城的租金用大米支付,就相當於他要一次性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