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問道。白名鶴笑了笑:「先富起來的永遠是那些敢於冒險的人。而咱們大明永遠少不了的,就是敢冒險的人。」
喝了一杯水,白名鶴又說道:「等著別人把生意作的成熟了再下手,到時候他們只有喝湯的份。大海有多危險,一但有風暴可就不是貨物被毀掉的風險,巨大的風景甚至會把命丟在大海里,連屍骨都找不回來。」
「可願意出海作生意的人,卻排成了長隊。」徐承宗在旁邊接了一句。
白名鶴說:「就是這個道理,他們愛作不作。只是眼下這生意太小,我沒有興趣動用國力去作,否則那裡輪得到他們。一年幾千石的利,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太多了。光說人手,那裡不扔進去上萬人,根本就出不了大成績。」
「也就是說,如果商人們不作,你就會自己去作?」于謙這才開口問話。
「是!」白名鶴給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應,然後又補充了一句:「當你手上有比這個利大三倍的生意之時,你是沒有興趣再作這個的,這只是小生意!」
小生意,于謙等人在默默的重複著白名鶴的話。
什麼生意才是大生意呢?
白名鶴絕對不會告訴于謙,最大的生意就是軍火生意。那西北還有一種產量巨大的東西,叫芒硝,這東西白名鶴也用得上,而且有大用。
大明沒有人知道,白名鶴一年花大本錢從高麗進口優質鐵礦石圖得的是什麼?
現代的武器講的是高科技。其實大明也一樣,超人一等的煉鋼技術、最優秀的制刀工藝。冷兵器一樣的科技水平之差,白名鶴早就計劃好了,而且後世也有人作出了範本,保證這東西會有足夠的市場。
小生意!
正堂之上,商人們也在計算著這個生意的大小。
眼下的礦業不是那麼容易作的,第一大難題就是所有的礦都是皇家的,各種文書很麻煩,而且管的嚴,稅也多。另一大難題就是開挖的成本,成本太高就沒有利。
可有兩種礦卻不同,一種是露天礦,一種是極富礦。
哈密那裡有鹽湖,距離哈密也不遠。這個就是露天礦,以前倒是沒有人知道,那裡除了鹽之外,還有什麼寶貝值得挖回來。
謝一元拿起了一塊肥皂:「這東西只要製造三文錢的成本。以老夫看來,十文一塊賣出去也不算貴。再加三成的稅,兩成的運費,一成的人工,半成的倉庫。賣價十三文至十五文,不知道各位以為如何?這麼一塊,依各家洗衣而言,一戶一月有那麼兩塊就足夠了。」
「謝老說的是普通人家,大戶人家用量自然不會少,用的最多的怕是各工坊了。幹活一天,出了許多汗,無論是潔身還是潔衣,都應該用得少。可晚輩看到最多的,卻是往海外運,這東西可以賣到五十文吧!」
「五十文貴了,三十文差不多。」
利不小,而且數量極大。但考慮到運輸的問題,很可能沒有什麼大工坊投入,而是各府開小形工坊,運輸方便的地方開大工坊為海外備貨。
「那麼,原料是大頭了。這可是卡脖子的事情,不說隨便漲價,就是斷了那家的原料都是麻煩。相信這原料一項,不僅僅是哈密有。肯定其他的地方也有,那麼為什麼選在哈密呢。老夫有些想法,各位不如聽一聽!」
眾商人齊聲說道:「請謝老指點!」
前輩就是前輩,在大明絕對會尊重這個輩份的差別。
「可能其他地方更遠,更難。但老夫更相信,選擇在哈密必然有其他的考量。大明三萬精銳之師,連同輔兵、雜兵加起來少說也有六七萬人。這麼多人馬護衛著外邦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的一個鹽湖,沒意思。」
大明還是開通的,至少是對於議論朝政沒什麼禁言令之說。
當下就有人問了:「那麼,這是朝廷需要我等?」
「不!以老夫看來,是白大人看不上這小生意。駐軍六七萬人的花銷在白大人的賬本上,不算是什麼大花銷。所以他需要的是一個藉口,一個駐軍的藉口。當然,這也是一個生意,對於我等而言,一年幾十萬兩銀子已經不是小利了。」
大明的商人,還沒有到那種家產幾千萬兩銀子的程度。
許多商號,一年進賬五萬兩銀子,那在當地就是士紳的
第345節 只是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