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永曆帝的解釋,王公大臣皆齊聲高呼道:「皇上聖明!」
議定封號後,永曆帝遂於永曆五年正月,派遣使臣前往貴州敕封孫可望,請他儘快派兵入衛。然而孫可望因用秦王名義發號施令已久,不願意拆穿當初謄黃公布天下的偽敕,拒不接受冀王封號,並將朝廷派來的使臣阻擋於平越。
楊畏知得到消息,匆匆趕至秦王宮面見孫可望,勸說道:「冀王乃是朝廷真封之王,秦王卻是陳邦傅偽敕之王,二者皆是一字親王,真王豈不好於假王,大帥何故非要秦王?」
孫可望心意已決,如何肯聽,敷衍了幾句便將楊畏知打發走,仍自稱秦王如故。
至二月,清軍再度由柳州南下,南寧岌岌可危,定國見孫可望遲遲不肯發兵救援,再也坐不住了,遂親自從昆明趕往貴陽,當面勸說孫可望儘快派兵護駕。
聽定國提起此事,孫可望卻是一臉為難地說道:「安西弟,非孤不肯救駕,實乃名不正則言不順,朝廷請的是冀王救駕,而非秦王,孤此去何為?」
定國當即義正言辭地說道:「如今朝廷危若累卵,已是山窮水盡,吾等若再不相救,坐視朝廷覆亡,大哥空有一個秦王名號又有何用?」
聽定國說朝廷山窮水盡,孫可望忽然眼前一亮,興致勃勃地在心裡盤算醞釀了片刻,突然拍案而起,哈哈大笑道:「安西弟所言極是!孤這便召集諸將商議救駕之事!」
定國以為孫可望回心轉意,心中也是大喜,哪知孫可望召集諸將後,卻是捋著鬍鬚,一臉得意地說道:「諸位,明朝永曆皇帝如今已被滿韃子逼得是山窮水盡,走投無路!孤時來運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終於到了!」
聽孫可望這麼一說,定國方才恍然大悟,然而事已至此,除了孫可望有能力救援,已經再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其餘諸將沒有定國那麼多忠君報國的想法,只想著一旦將來孫可望把持朝政,自己也能夠跟著沾光封爵,不禁興高采烈地齊聲高呼道:「秦王英明!」
在一片奉迎聲中,孫可望笑逐顏開,立刻點兵迎駕道:「賀九儀、張明志、張勝!命你三人率五千先鋒軍火速趕往南寧扈駕!恭迎皇上移蹕貴陽!」
待賀九儀三人領命退下,孫可望又繼續下令道:「楊畏知,命你為使者,前去與朝廷協商敕封秦王之事!」
楊畏知雖不大情願,但為顧全大局,還是決定前往南寧,面見永曆帝,設法讓雙方能夠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
再說賀九儀此人生性彪悍魯莽,剛一到南寧,便手執銅錘徑直登上大學士嚴起恆的坐船,怒目圓瞪道:「嚴大人,拖了這麼久,到底你們封不封秦王?」
嚴起恆毫無懼色,義正言辭地說道:「汝等遠迎陛下,居功甚偉,朝廷自有隆恩相報!然今日若專問於此,是為挾封,而非真心恭迎陛下也!」
說罷,嚴起恆當即起身做出送客的手勢,賀九儀大怒,揮起銅錘,向著嚴起恆當頭就砸了下去。嚴起恆根本沒有想到賀九儀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對當朝內閣大學士動手,猝不及防下,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便腦漿迸裂,墮水而死,時年五十二歲。
當日,賀九儀又接連誅殺了永曆朝兵部尚書楊鼎和、給事中吳霖等十餘名朝臣,一時間朝堂上下震駭,南寧百姓民憤沸騰。
三日後,有當地漁民撒網捕魚時,發現一隻老虎馱著一名身穿大紅官袍之人從水中游上岸來。眾人譁然,紛紛登岸驅逐,老虎受驚,丟下背上之人,轉身逃入山林中。眾人旋即圍攏上來,卻見此人雖死去多日,但卻冠服不敗,面色如生。正在驚愕間,有舉人杭思齋碰巧路過,認出這是內閣大學士嚴起恆的屍體,惶恐之下,慌忙趕往朝中報信。
永曆帝聽說找到了嚴起恆的屍體,不禁痛哭流涕,當即秘密讓人去往江邊,將遺骸裹以御衾,裝入棺中,葬於青山之上。另陰賜鑑湖先生,號立石,諡忠靖。
當楊畏知聽聞賀九儀誅殺了阻撓封王的嚴起恆等人時,驚得是目瞪口呆,毫不猶豫地上書彈劾賀九儀,並在面見永曆帝時匍匐於地,嚎啕大哭,久久不能平息。
永曆帝深受感動,認定楊畏知乃是忠臣,遂當場拜其為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與吳貞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