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透露出的內涵,還能比得上朝堂?
朱元璋強調報紙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百姓願意看報紙。
報紙中的一部分內容,比如生活小常識、趣聞趣事,這些是固定的。
專門有人把編纂好的書發到各個地方,那邊進行報紙印刷,每天拿出來多少,全國統一。
包括某一本完本的小說,在報紙上連載,一天一點。
時事則是通過電報傳遞,白天上傳出去,下午排版,晚上印刷,凌晨的時候在各個州府賣,縣裡一般要到快中午的時候才能收到,就是時事晚一整天。
村子裡誰訂了報紙給專門送去,哪怕一個村子只有一戶人家訂,送報成本高過報紙價值幾百倍,一樣送。
州府府城的百姓獲得信息的速度最快,其次是非治所縣縣城的百姓,最後才是村子的。
百姓討論時事,也說小說里的情節,男人一般願意湊在一起談論時事,女人則是生活小常識什麼的。
誰家訂了報紙,一般都會拒絕借別人看,借完了不好還回來。
那報紙除了上面的內容,還能夠拿來練字、糊牆、包東西。
更大的價值是攢報紙在百貨商店換東西,肥皂最好換,針頭線腦的也能換。
借了別人看,缺了一頁換不到怎麼辦?
在換的過程中,百姓發現訂報紙的錢其實可以通過攢報紙換東西賺回來,相當於白看報紙。
還能留一部分報紙,不需要整份報紙,只要每一版的專門地方剪下來即可。
百姓願意訂,相當於沒花錢,這是百姓自己認為的。
實際上百貨商店換的商品是正常銷售價格,裡面含利潤。
百姓訂報紙多,商人才願意在報紙上打廣告,每一個地方的商人在當地打廣告。
有的商人要帶著貨物去某個州府賣,則提前到州府商議在報紙上打廣告的事情。
朝廷真正賺的是商人的廣告費,也是商人銷售商品的稅,打了廣告貨物才好賣。
百姓則在訂報紙的過程中強化了學習的字和數學,天天看,不停地強化記憶。
百姓聊天需要報紙上的內容,不願意學習識字的人跟其他人聊不到一起去,沒辦法只好努力學。
學會了識字和算術,家中的孩子念書大人可以輔導。
原來孩子有機會去讀書,家中花錢,孩子可能不好好學,回來家長也不曉得,只覺得自己孩子讀書就是有出息。
等家長都會了,孩子回家一問,敢說謊,直接挨打,騙老子是吧?
整體上國家的教育就提高了,競爭會非常激烈。
學習本身的目的不是學習固定的知識,而是應用,也就是格物致知,屬於再學習能力。
給百姓一個東西加上說明書,百姓看完說明書就會操作。
日常生活中,發現某一種情況下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用上,那麼就去分析和研究,最後獲得便利。
至於為何換肥皂最容易,那是因為肥皂應用的地方多。
除了正常洗衣服的清潔,還能處理傷口、吃東西吃錯了喝肥皂水、吹泡泡
當更多的人願意用肥皂,並且有肥皂來清潔的時候,生病的概率則低,得破傷風的概率也低,生存幾率增加。
百姓們不曉得這些事情每一步都是策劃好的,他們只管按照自己的本心訂報紙、換肥皂。
而朱元璋最擔心的明教在這等宣傳之下,無力搞事兒。
明教一般就是通過給人治病、為窮苦的人提供一些糧食來籠絡人心。
其實明教真正需要的是有錢人,有了錢財才能幹大事。
有錢人也需要精神上的需求,明教就用他們的錢來讓窮苦的人支持他們。
故此,朱元璋才開辦惠民藥局、生藥庫、養濟院,可惜歷史上他沒什麼錢,好在明教也沒什麼錢。
如今他有錢,真能把免費醫療和社會福利體系給鋪遍大明。
當然,條件有限,特殊的好藥沒有,只有簡單的藥材,抗生素目前分不到各個地方,抗生素使用需要培養,還有麻醉藥也一樣。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報紙一份群帶動(外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