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等推演的結果是大同威遠城!」
「自宣府鎮以西,至山西鎮邊緣,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車、馬的隘口,都設百戶防守,這就排除了大同到宣府一帶的攻擊可能。」
「而在大同鎮西南,四面環山,孤懸絕塞,更不可能走大量車馬!」
「威遠城是大同縱深的梯次式防禦體的極沖之地,地勢平漫,無險可恃,
邊外小松山一帶,是虜酋麥力台吉部落住牧地,察哈爾騎兵大軍可快速機動。
如果我們進攻,那小松山就是他們的防守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這裡向東到大同百餘里,向南有懷、應等縣,都是富裕之地。
所以,不出於意外,他們就會從這裡進攻。」
崇禎看著地圖,又看了看眾將:「既然如此,你們可有對策?」
「陛下認同?」
「自然,朕從大局看看還行,但談到細緻處就弱太多了,既然是你們推演的,那就比朕要自己看的細緻。」
歷史上雖然記載了林丹汗入侵大同的事件和月份,但他並沒有看到準確的入侵地點。
或許有,但他是真沒有看到。
「既然推演了這個結果,你們可有對策?」
眾將看向了堵胤錫,似乎是推舉這位武進士作為代言人。
堵胤錫繼續道:「陛下,臣等有兩種對策,一是關門打狗,讓林丹汗進入威遠堡,然後從兩側出軍截住他們的退路,
直接將林丹汗進入關內的大軍弄死,但絕境之下,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百姓、將士的死亡;
第二是在威遠堡外設置大量、密集的陷馬坑以及拒馬樁,讓他們的騎兵無法衝鋒,
然後再抽調大軍消耗林丹汗的實力,一直耗到建奴的大軍前來,他們就只能退走。」
「然後呢?」
面對崇禎的反問,眾人愣了一下,有些疑惑,敵人都退走了,還有啥?
看著眾人疑惑,崇禎只能繼續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消耗了林丹汗的實力,他們擋不住建奴大軍的攻擊,
建奴將林丹汗消滅了,宣大一帶以北對建奴來說基本暢通無阻了,
他們隨時都能攻擊我們的防線,我們又該怎麼辦?」
聽著崇禎的分析,眾將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這種可能性很大,建奴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無論是增加自己的地盤和駐牧地,還是進攻大明,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大堂內安靜了一會兒後,侯徇猶豫了一下,沉聲道:「陛下的意思是,先將林丹汗揍一頓,然後給點支援,
讓林丹汗和建奴狗咬狗,消耗雙方實力,我們坐收漁翁之利?」
「對,臣贊同侯大人的建議,不將林丹汗給打老實了,他們怎麼會聽話呢!」
「可問題是,如果建奴久攻不下,撤軍繼續收服蒙古其他諸部,
沒有了建奴的威脅,以林丹汗的實力和他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趁機吞併周邊部落壯大,會不會對我大明再次產生威脅?
他們在草原,騎兵優勢極大,我們只能看著,都沒法阻止!」
「不會的,為什麼那些部落會脫離察哈爾,投向了建奴,
一部分是建奴許諾的利益和威脅,更多的是對林丹汗的不滿,
等建奴撤走後,北邊是喀爾喀、韃靼、瓦剌等部,西邊是鄂爾多斯和退走的土默特,
南邊是我們大明,東邊是建奴和蒙古諸部,哪一個都是他們惹不起的。」
對於眾人的分析,崇禎也是贊成的。
從林丹汗繼位開始的一些列騷操作就能看出來,他就是一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極度缺乏戰略眼光和政治手腕的人。
有著黃金家族正統王系的身份,還是有著號稱四十萬大軍的蒙古之主。
這要是給努爾哈赤或者皇太極,早就一統蒙古了,大明估計這會兒岌岌可危了。
「那如果建奴整合了漠北蒙古諸部後,再次率大軍前來圍殺林丹汗呢?」
不待眾人回應,崇禎就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