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情況差不多!」
李若漣神色凝重:「陛下,除了他們的三十多名直系外,至少還有兩三千的家丁、家將也隨之消失了,去了哪裡我們也沒有完全查到。
據情報司的推斷,很可能就是去年我們在北討之前,祖家就察覺到了不對勁,就讓不少的家丁、家將們脫離的遼東軍隊,
畢竟原遼東軍中的精銳不少都是他們的家丁、家將組成的,少一些別人也察覺不到。
祖家聯姻眾多直系散開,情報司推斷祖家聯姻的目的是進入草原,劫掠一塊地盤,作為根據地。
散入大明各地的直系弟子則是改頭換面之後組件商隊,從各個互市出去,將一些物資送給盤踞在草原的直系後代,如此草原的那一部分就能長時間存在,且能吸收周邊小部落壯大自己。
若是大明東征完成,大明境內沒有亂,那他們大不了繼續北遷西進,
遼東軍陣的火器工坊存在那麼多年,他們肯定掌握了火器的打造技術,加上各家也掌握了冶煉,只要在草原發現了鐵礦,那歷時就能拉起一直強橫的隊伍,
北邊的幾個蒙古部落攔不住的,或許能進入羅剎過搞一塊地方,以羅剎國現在的情況,也無力阻止的。
若是因為東征的問題,大明亂了,周邊群起攻擊,他們也能渾水摸魚。
盤踞遼東那麼多年,積蓄了眾多的財富,以及家族子弟眾多,兄弟同心,熟悉軍旅,建立一塊地盤對他們來說輕車熟路。」
說到這裡,李若漣低聲道:「目前臣已經抽掉了兩個百戶的錦衣衛進入草原,希望能找到他們的老巢所在!」
「真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呀!」
崇禎眼中寒光閃爍的自語了一聲:「袁可立知道此事嗎?他的想法呢?」
「袁閣老知曉此事,他的意思是分散出去的先不用管,只要東徵結束,他們就翻不出什麼浪花。
待東徵結束,將留在遼東的一網打盡就行了,送進詔獄,不怕他們不交代,到時候讓勇士營去處理就行了。
若是進入乞兒吉思部、布里亞特等部,那就就好了,這兩部若是主動叫出來,那則罷了。若是不交,那我們就順道將這兩部也一起收拾了。
目前我們在極力收集證據,爭取一次將他們全部釘死,讓天下人無話可說!」
「通知袁可立,此事交由他全權處理!」
「臣遵旨!」
李若漣起身回應,然後慢慢退出了東暖閣。
東暖閣內,崇禎將戰報和清理計劃整理好,沉思了片刻,看向王承恩:「大伴,給火器研究院一道密旨,火器研究院全部動起來,
明年五月份之前,準備兩萬顆掌心雷、兩萬顆飛雷彈,以及五千顆兩百斤重普通火藥的的超級燧發地雷。」
「再給工業研究院一道密旨,讓他們在明年五月份之前完成八十艘蒼山戰船的改造工作,另外,讓王徵年底回京,參加年底的總結工作。」
一連七八道命令下達後,崇禎才停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的決絕之色。
他之所以對李若漣說明年之後大明再無戰事,一個是自登基以來連年征戰,大明需要休整。
其次陝西旱災已經在擴散了,雖然推廣土豆、紅薯,還建了大量水庫,將原本流向大海的河水引入水庫之中,製造了大量的取水車用於取水,用以緩解大旱的到來。
以目前的情況看,是比想像中的好一些,且土豆、紅薯的產量還算喜人,百姓勉強能果腹,
但歷史上大旱最嚴重的是崇禎七年以後,且持續九年的時間。
雖然他囤積了近億石的糧食,又有扶桑幾大平原糧食的支撐,加上大明本土的糧食,撐四到五年是極限。
假設從崇禎七年開始賑災,四五年後,正是大災最為嚴重的時候。
想要百姓不餓死,不會出現父子夫婦相剖啖,災民揭竿而起的局面,那就必須想辦法給百姓希望。
而中南半島人少地多,還一年三熟,安南、緬甸、暹羅、南掌(寮國)、真臘(柬埔寨)等幾個國家就是百姓的希望。
那些平原只要開墾出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