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故意誇大其詞,目的就是要讓朱元璋狠狠的處置秦王朱樉,這傢伙做的事情,太他娘的讓人糟心了。
用力呼吸,足足一刻鐘的時間,朱元璋依舊是氣息起伏不定,雙目凝視著遠方,開口喊道「傳蔣瓛!」
話音剛落,外邊的老太監也不敢詢問,邁著小碎步,離開去尋蔣瓛。
過不多時,蔣瓛被召進宮內,來到乾清宮見禮道「微臣拜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去,持朕手諭,去將秦王捉拿進京,凡秦王府衛兵,但有反抗,格殺勿論!活著把秦王給朕帶回來!」
朱元璋咬了咬牙,如果不是他的兒子,就朱樉做的這些腌臢事,不知道死幾百次了。
蔣瓛心中一動,躬身應喏道「微臣領命!」
離開皇宮時,蔣瓛走路都跟著帶風,回到鎮撫司衙門,沒有絲毫的猶豫,蔣瓛點起人馬,拿著朱元璋的手諭,連夜出城,千里奔襲,向著關中之地狂奔而去。
這一次捉拿的人物是秦王,王爵,朱元璋的親兒子,蔣瓛自是不敢馬虎,親自領隊前往。
而乾清宮中,朱元璋怒火中燒,一把推開了御案上堆積的奏疏。
「皇爺爺,孫兒有個問題,想要問皇爺爺……」
朱雄英朝著憤怒的朱元璋,躬身作揖道。
目光一定,朱元璋深吸兩口氧氣,平緩心中的怒火,緩緩起身道「你是想問,待爺爺殯天之後,你繼承大統時,各地藩王亂來,該當如何??」
「孫兒這點小心思,瞞不過皇爺爺的法眼……」
朱雄英面露苦色,看了秦王叔叔的所作所為,朱雄英恨不得直接除了他的爵位,而他和這麼多得叔叔,本就沒有什麼交流,甚至迄今為止,他連見都沒見過。
更不用談什麼感情了。
「皇爺爺當年布衣起兵,歷經一十五年,勘定荊楚江浙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建國十餘年,收復燕雲,關中,蜀地,移民三十餘萬控制雲南,焚毀大理段氏諸代傳承書籍。」
「那你知道,皇爺爺為什麼要封王於邊疆嗎?」
朱元璋例數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從起家到拿下陳友諒和張士誠,收降方國珍,消滅陳友定,建立大明後,又經歷無數大戰小爭。
而最終朱元璋選擇封王,絕不是他不知道封王的危害性。
「是為了肉爛在鍋里?」
朱雄英一臉疑問的看著朱元璋道,在這個帝王將天下視作私產的時代,肉爛在鍋里的解釋,也算解釋的通。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都城在江南,這是一大禍事,自古江南定都者,難有長久者,而北疆又距離國都太遠,放誰去,皇爺爺也不能放心,自從洪武十六年,中山王徐達,舊疾復發,歸養京師後,北疆的事務,都壓在了你的那些叔叔身上。」
「我們家坐在這個椅子上,外邊的那些大族,他們怎麼會看的起咱,自大明建立之處,多少斷指明志,也不願出仕新朝的文人墨客。」
「爺爺對所有人都不能放心,而且你不用擔心,此王,非彼王。」
朱元璋輕聲長嘆道。
「何為此王非彼王?」朱雄英一時迷惑,不能理解。王就是王,有封國,有軍隊,對於中央朝廷,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威脅。
而且他們都是出身皇族,誰都有機會在龍椅上坐一坐。
到時候會不會有人打著朱雄英來歷不明,起兵造反?
不說朱雄英能不能平定這些叛亂,無論勝負,剛剛建立起來的大明王朝,真的能經的起各地紛亂嗎?剛剛穩定的華夏民族,又是否能承受的住一次各地藩王對皇位的爭奪戰?
天下大亂,對於百姓而言,沒有勝負。
因為,誰做皇帝,都很難輪到他們不是?
「你的那些叔叔,親兵不過千人,以秦,晉,燕,寧為主,實力最強,而其中,又以你四叔燕王最強,因為你父王當年給了你四叔節制寧馬的權力。」
「雖然他們實力都很強,各個傭兵三萬五萬,但不同的是,軍隊調度,要有兵部文書,若無兵部文書,你那些叔叔,無法調動軍隊。」
「在則說,兵馬未動,糧草
第六章:此王非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