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朱元章研究大孫這邊商會賺錢本事時,已然是關注過這一塊。
倒也沒去想驛站本身能夠賺取多少錢財。
朱英回道:「孫兒下邊的商會裡算過,每月運輸的貨物,如若是全部用來走驛站,則可節約將近兩成的成本。」
「若是其他的商會也走驛站,自然也會說差不多。」
「按照如今京師對貨物的吞吐來算,周邊的驛站自然是不愁沒有貨物的運輸,越是繁華的地方,效果就越發的明顯。」
「像是京師周邊的驛站,便是養一萬驛卒都不成什麼問題,說不定還能有結餘上繳戶部。」
「若是一些偏僻地方,可能貨物量稀缺,還需要朝廷的補助,不過可以拿富有驛站的錢財,用來養貧窮驛站,如此下來整個大明的驛站,可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驛站也會跟著慢慢的發展起來,到時候可逐漸的轉虧為盈,而整個驛站的兵卒,對於我們大明來說,也是非常之好的後備軍。」
「這些驛卒長期奔波,體力耐力俱佳,本身有簡單的操練,只需要進行一番特定的訓練後,就可投入到真正的軍隊之中。」
「算是給後世的子嗣們,留下一點東西吧。」
前面的話,都沒有怎麼打動朱元章,但朱英的最後一句,卻讓朱元章頗有些動容起來。
按照朱英的說法,目前的驛站體系將會再次得到一次大的擴充。
驛卒,那也是兵。
按照這般下去,幾十萬驛卒是肯定有的,如若真有什麼涉及到大明安危的戰事,到了那個時候,驛卒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
朱元章雖然也想著大明千秋萬代,可是歷史的事實證明,從來就沒有永久的王朝。
一個再為鼎盛的王朝,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迎來衰敗。
在這方面,朱英是最有見過的。
便是後世,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在朱英穿越前,照樣已經不斷的在整體下滑了。
那可是後世現代,依舊是有這樣情況的發生。
更何況說是如今的大明。
「便也罷了,多一點兵也是好的,至少能夠把某個不肖子孫給熬死,爭取等來幾個明君的機會。」
「關於驛站這塊,大孫就放手去干吧。」
想清楚後,朱元章開口說道。
他也知道,自家裡的子孫中,不可能說個個都是治世之君,昏庸不可避免。
有道是崽賣爺田心不疼,現在自己跟大孫辛辛苦苦弄好的江山,後世子孫揮霍起來完全沒有什麼感覺可言。
只能是多留一點,也讓大明的國祚更延綿一點。
朱英得到允許後,便開始著手於驛站的改革了。
這樣的改革在洪武年間,可謂是不存在半分阻力。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變革,在朱元章這個時期,完全沒有任何的抵抗力量,而那些有能力起反抗的,早就全部被朱元章給弄死掉了。
就整個歷史王朝環境上來說,可沒幾個時期可以有這樣的改革環境。
基本上可以說只要商議好章程,朝堂上的大臣們就是只能跟著辦事,連提出反對意見的可能都不大。
得罪了陛下的人,終歸是在奉天殿上站不了太久的時間。
別說這個決定是對的,哪怕是錯的,誰還能拿陛下怎麼辦呢,說都不見得能說兩句。
加上錦衣衛對京師官員的把控,說弄死你就弄死你,根本不需要什麼太多的藉口。
唯一能夠蹦躂兩下的藍玉,現在也已經跑到邊關去了。
即便是藍玉在,於內政上也不會有什麼指手畫腳的地方。
大明如今的權力,都集中在武將勛貴上頭,對於武人來說,陛下以及太孫殿下想要辦點什麼事情,支持就好了,什麼長遠的,他們反正也不懂。
懂的不敢說,能說的又不懂,朝廷自然就是爺孫倆的一言堂。
整個驛站體系對於大明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為了不讓其他官員有插手的機會,朱英把驛站從兵部這邊拉了出來,單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