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放開。
這多少讓三王心中有些驚喜,之前只是一個說法,而現在是真正的確定了下來。
在這之後,三位藩王應該忙碌的就是在京師安排自己的文官過去了。
其實目前來說,在倭國的三城並不算小,地方不算大的情況下,人口足夠多。
三人在此之前,就已經從各處遷徙了倭國百姓,即便是人數最少的齊王朱榑這邊,也只有統治著三十萬倭國百姓。
在這個基礎上,還有關於駐軍的問題。
每個藩王可有三萬駐軍,其他的將士將會在之後回到本來的衛所。
這個駐軍雖是歸屬於藩王統領,但是每過三年,就會回大明進行一個輪換,並非是一直屬於藩王。
倭國立下的海外藩國,從歷史的意義上來說,這是首次把藩王封地直接封到大明的疆域之外。
這也代表著往後大明的路子,將會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化。
海外藩國成立的消息,朱英也在次日直接安排到了京師邸報之上。
這也算是給海外藩國打了一波廣告,進行引流。
而關於遷徙海外的優惠政策,也在百姓之中升起波瀾。
「去晉城路費由晉王負責,到了就給地,每人五畝起,這聽上去,好像很不錯誒。」
「什麼呀,還不如去燕城,這邸報上面可是說了,凡十八歲至三十五歲未有妻則,分配倭國女子一名,這多好呀,都不用媒婆了,直接就給送。」
「齊城那邊也不錯呀,每人五畝地不說,還給免除賦稅三年,這多好啊。」
朱棡,朱棣,朱榑,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拋出大量的優惠條件開始從大明召集百姓過去。
誰都知道,人員才是關鍵。
尤其是讀書人,但凡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哪怕只是個童生,去了就包分配,給地,送老婆。
豐厚的條件,確實是讓許多人開始心動了。
大明燕王府。
徐儀華正在跟朱棣商議搬遷的問題,不過朱棣在思索一番後說道:「你們便就在暫且先在京師吧。」
「如今倭國那邊的條件並不怎麼好,沒必要跟著去受苦,等那邊經營好了,再過去也不遲。」
倭國的情況目前並不明朗,雖說倭國已經頭像,但條約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用來撕毀的。
如若那天突然爆發戰事,就極為危險了。
顯然徐儀華還是想跟著去的,不過朱棣的態度也很是明確,想要等那邊都起步之後再說。
只是對於建設,其實朱棣並不是很感興趣。
「父王,不若讓我也跟著過去吧。」朱高熾在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說道。
這讓朱棣有些意外。
「你可知道現在倭國那邊,可跟大明完全不能比。」朱棣開口道。
朱高熾回道:「兒臣自然是明白,不過現在的倭國戰爭剛過,短時間內肯定是和平的狀態,主要在於內政上的管理。」
「兒臣不才,自幼跟諸位老師學習,在於內政上面雖有所差,但亦可慢慢踐行。」
聽到這話,朱棣原本想要訓斥的心思,逐漸的收回。
這個時候他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在燕王府中,若說學問這一塊,好像還真就是自己平時看不慣的這個長子最為出色。
老二老三什麼情況,也就不用說了,基本上是跟自己一個德行。
在倭國那邊,朱棣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去晉王朱棡的城池時,他彷若是看到了在京師這裡的震撼感。
而自己想做,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從軍事行動上來說,主導高麗,朱棡,朱榑一起攻打倭國三城的他,無疑是最為成功的。
可是在這之後呢。
戰爭不再是主旋律,發展才是。
總不可能天天帶兵去對倭國那邊進行一個劫掠吧。
額,這麼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倭寇都能侵犯大明沿海,怎麼自己就不能幹呢。
不過目前還是在於內政之上。
遲疑了片刻後,最終朱棣還是